比特幣家族-賣樓賣公司-bitcoin-大賺20倍-環遊40個國家

「比特幣家族」賣樓賣公司 全數買入Bitcoin大賺22倍環遊40個國家 Bitcoin有望再升至20萬美元

投資

廣告

Didi Taihuttu一家五口是比特幣(Bitcoin)的忠實Fans,他們來自荷蘭,2017年賣出2,500呎的大屋、一間賺錢公司,以及其餘所有家當,變賣所得的錢全數買入比特幣。從此,他們過著遊牧般的生活,也被稱為「比特幣家族」(Bitcoin family)。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CNBC、tradingview.com

作為「比特幣家族」的爸爸,Taihuttu日前接受CNBC專訪,指他們在過去接近4年時間,他們透過以物易物、討價還價,之後發展到比特幣金融卡,以及說服店家接受加密貨幣等各式各樣的怪招,成功走遍全球將近40個國家,向全世界傳播去中心化數字貨幣的美好未來。

Taihuttu指,地球上只有兩個地方可以用比特幣支付幾乎所有東西:中歐小國斯洛文尼亞(Slovenia)首都盧布爾雅那(Ljubljana)和一個名為羅韋雷托(Rovereto)的義大利小村莊。

在盧布爾雅那,他們用加密貨幣支付汽車維修和電影票之類的費用;在羅韋雷托,比特幣可以購買摩托車、繳稅或理髮。

比特幣家族-賣樓賣公司-bitcoin-大賺20倍-環遊40個國家
來自荷蘭的Didi Taihuttu一家五口是比特幣(Bitcoin)的忠實Fans。(圖片:CNBC)

無論暴漲暴跌 持續買入

Taihuttu表示,最初踏入Bitcoin,原因是想改變自己的生活,於是在2017年初變賣家當,大手購入Bitcoin。當時幣價只約900美元(約7,020港元)左右,目前手上大部分的比特幣,均以這個價錢買入。

2017年Taihuttu曾揚言:

「這個實驗將一直持續到2020年,我相信,這三年時間,我們的資產最起碼會翻三倍。」

「比特幣家族」的舉動被嘲笑是瘋子、精神不正常,雖然2017年末Bitcoin迎來第一輪牛市,暴漲至逼近 20,000美元的歷史高點,但其後經歷了一波長長的熊市,2018 年底跌到最低 3,100 美元附近。

「當Bitcoin下跌時,我們開始購買更多。」Taihuttu在當時採訪中說。Taihuttu在2018年Bitcoin暴跌之時,吸入了更多比特幣,他始終堅信加密貨幣已準備好大幅反彈。

近日Bitcoin已經再度觸及歷史高點,價格屢次上試20,000美元水平,距離2017年初已經上漲近2,000%,Taihuttu指自己仍然不斷買入Bitcoin,投資額已比當年再多增一倍。

當被問到對如今的上漲行情如何看待、是否又是一輪極具的泡沫時,Taihuttu指:

「我認為在這個牛市週期中,我們將看到10萬美元的最低峰值。如果它在2022年達到200,000美元,我不會感到驚訝。我認為我們正面臨供應危機。」

比特幣家族-賣樓賣公司-bitcoin-大賺20倍-環遊40個國家
近日Bitcoin已經再度觸及歷史高點,價格屢次上試20,000美元水平,距離 2017 年初已經上漲近2000%。

機構進場導致 Bitcoin「供應危機」

「2017年的漲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散戶投資者推動的,而今年我們看到公司實體和機構理財經理的大量湧入。」

Quantum Economics的投資經理兼經理Mati Greenspan說。

Taihuttu所言的「供應危機」其實亦不無道理。事實上,Bitcoin在2020年和2017年雖然同樣創歷史高位,但意思卻完全不同,關鍵是2017年是由散戶投資者推動,因此不時會聽到有人辭職去掘礦;但來到2020年漲勢雖強,但掘礦之聲遠比之前少,原因是2020年的推動力來自機構投資者。

機構投資者現在正在購入Bitcoin,同時行業在規範,合法性和穩定性也在提升,機構的加註幫助比特幣洗脫一部分纏身的「不安全」標籤。

老派億萬富翁對沖基金經理Stanley Druckenmiller和Paul Tudor Jones都公開表示持有Bitcoin,像Square和PayPal這樣的大型金融科技公司也都在擁抱加密產品。

當PayPal 開始向其3.5億用戶販售比特幣時,他們還是需要在某個地方購買比特幣。但因為每天挖出的新比特幣數量不足以應付大型企業的需求,將引發巨大的供應危機。

畢竟Bitcoin沒有基本面的支持,也缺乏政府的信任,投資界主流的接納對Bitcoin的價值賦能十分重要,簡單來說,Bitcoin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人們相信它的價值,正如Taihuttu一家的選擇一樣。

比特幣家族-賣樓賣公司-bitcoin-大賺20倍-環遊40個國家
過去4年時間Taihuttu一家靠Bitcoin環遊40個國家。圖片:CNBC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