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no thx!」武漢肺炎肆虐或引發小型亞洲金融風暴 隱藏四大經濟危機
撰文:Smart ED編輯部 | 圖片:新傳媒資料室、iStock圖片
1. 疫情下能否出業績成疑
因應武漢疫情,中港兩地都分別有不同的方式限制人口流動,中國方面不少城市以封城應對;而香港方面,特首林鄭月娥在週三宣布,宣佈包括香港居民在內的任何人如由內地來港須強制檢疫14日,措施將於2月8日凌晨零時開始實行。
翻查數據顯示,2019年年底港股共計有超過1,200家內地上市公司,合計總市值更佔全部港股近7成,有內地人員往來出入香港實屬平常。目前內地的人口流動陷入半停頓,同時不少香港核數師亦指出,北上核數有極大風險而拒絕「以命相博」,預計受影響公司不少。但有意見認為,相關影響不會大範圍波及內地大型企業,信永中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盧華基表示,港交所容許上市公司延遲公佈業績,總體來說問題不大。
他解釋,目前大多數上市公司使用的會計師樓都是中港均有辦公室,即使本地的核數師不前往內地,內地方面亦有人員可以收集有關公司的資料,變相等於核數師只需要簽名確認即可,而本地公司就理所當然的不受影響。他估計受影響的會是一些內地在港上市的中小型企業,因為那一批公司仍依賴香港核數師親自到國內進行盤點,所以他預計有不少公司需要延遲公佈業績。而根據行業慣例,他估計金融相關股票的核算將很大機會按時完成,想炒業績的投資者可以留意。補充一下,若公司有合乎匯報規則的初步業績,但未取得核數師同意,可刊發初步業績,這種情况下一般不會停牌,但目前大多數中小型公司究竟是否已經完成所有會計工作而只待核數師同意仍然存疑。
相關文章:武漢肺炎全球疫情、確診人數即時|不斷更新
2. 內地經濟會否硬著陸
中國內地在去年末其實已經出現武漢肺炎,但當時未得到重視和嚴肅處理,最後導致出現大爆發更蔓延至其他國家,話說回來,中國經濟從去年中開始便開始放緩,去年中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9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6.1%,貼近預期目標6%-6.5%的下限。按季計算,按季的同比數值不斷向下
高盛在去年12月預測,2020年的GDP增速將從2019年的6.1%減速至5.8%,預計明年的消費者支出將輕微增長,2019年表現慘淡的耐用消費品支出尤其是汽車有望小幅回升。高盛預計房地產投資仍會受制於調控政策收緊。
短短一個月,武漢肺炎重創內地經濟已經是毫無疑問,從延長農曆新年假期到不同地區封城,對經濟的影響尤其是消費將有沉重打擊,疫情首先衝擊餐飲、零售、旅遊、交通等需要人與人接觸的服務業,所有的賀歲片取消上映,有內地經濟學家表示,餐飲零售行業以及旅遊業2019年新年分別有超過10,000億和5,000億元的交易額,今年春節餐飲零售行業被腰斬,旅遊市場則完全凍結,這兩部分損失已經超過10,000億元人民幣,佔去年GDP超過1%。
目前大部分工廠宣稱已經重新開工,但工人是否願意在疫情擴散之時,在高密度的工作環境工作當然值得懷疑,相信國內要等待疫情完全消退,人民重建信心後才可以將產能最大化。
3. A股斬倉潮
目前中國人民銀行有定期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淨投放,向市場投放資金推動本土內需,而內地的去槓桿化政策實行多年,適逢武漢肺炎大爆發,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表示「將給予資管新規過渡期內個別困難的銀行做出適當、靈活的安排」,被理解成暫停去槓桿,以免進一步打擊經濟。
去年內地內信用違約債券本金規模為歷史新高,超過1,300億元人民幣,當中不少更是屬於大型甚至是國有企業。根據外媒報導,天津市政府擁有的天津物產集團在2019年12月就曾經迫使債權人對等值近24億港元的美元債券進行大幅折價,此前不少投資者對國有企業的投資信心,源自於相信企業即使沒有能力贖回債務,都能在中國官方的支持下獲得保障。
如果連國有企業都無法得到政府保障,能如常履行債券,將大大影響國內外投資者的信心。翻查數據,國內市場上票面利率或買價現金殖利率在10%及以上的存量債券有超過4,100億元人民幣,其中約1,000 億將在年內到期。若計及買價現金殖利率8%的債券,存量債券規模則達到1兆元以上,年內的到期量約1,910億元。
在「武漢肺炎」擴散導致大量工廠停工之時,不少企業會面對收入減少的困境,目前中國內需正值關鍵時期,年內其中一個最大的內需時段因為疫情而明顯陷入停擺。因應疫情,彭博經濟分析師就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增速可能降至4.5%,低於2019年最後一個季度的6%,也是1992年以來的同期最低。
相關文章:HKTV Mall賣口罩賣到倍升?疫情下醫療股、日用消費品股受惠 6大避險股推薦
相關文章:武漢肺炎疫情擴散 樓市難重現沙士價
4. 內地旅客大幅減少 引發小型亞洲金融風暴
以往的中國經濟走下坡、債務的問題,只會影響到內地自身經濟體,武漢疫情固然也會影響中國經濟,但中大莊太量認為,今次的經濟影響將會傳遍東南亞,最壞情況是釀成小型的亞洲金融風暴。當中的原因,是中國人被全面禁止到訪其他國家。
「之前的中美貿易戰、內地經濟減速,中國到訪外地的旅客最多減少5%,但武漢疫情令內地旅客無法出國,相比下,疫情對多國的經濟影響更大,而且更直接。」
經常說內地享有貿易順差,但在服務貿易上如旅遊、留學等業務,不少國家其實不斷向中國家提供服務輸出,向中國出售服務。單說旅遊,中國旅客每年就貢獻世界2,000至3,000億美元。談到武漢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依賴旅遊業的東南亞國家,可以說是首當其衝,當中,莊太量認為泰國的影響最大。
泰國首當其衝 越南反則受惠
「泰國本身沒有太多製造業,整個國家主力農業、旅遊業及服務業,一年有超過1,000萬名內地旅客到訪,即每個月接近100萬名,武漢疫情隨時令泰國失去一半或以上的中國旅客,嚴重影響泰國經濟。」內地本週泰國央行已經決定減息0.25厘至歷史低位,有分析指,央行有意減息,原因是預料到泰國的旅遊業將受疫情打擊,嘗試以降息刺激經濟。
莊太量預期,其他依賴中國旅客的東南亞經濟體,亦會大受武漢疫情影響,包括新加坡、台灣、南韓、日本亦大受影響,這些國家的旅客未來可能會大幅減少3成,甚至5成以上。相反,一些非依賴旅遊業、並從事製造業的國家,例如越南則可能受惠,因為疫情令內地製造業出口減少。但旅客人數目下降只是第一波的影響。旅客減少,隨之而來就是酒店、零售、餐飲業、航空業的生意額大幅下跌,「生意淡薄,東南亞多個國家有爆發裁員潮的可能,失業率有機會上升。」
加上今次疫情導致中國很多工廠停工,中國出口停頓,作為全世界生產鏈一部分,停工令很多半製成品的最後步驟不能完成,全球生產貨品數目將會下降。南韓、台灣等多個依賴內地入口的國家,當用完剩下的商品後,將會很可能出現商品搶購潮,甚至出現商品價格大幅上升,形成通漲。莊太量認為,失業率的上升、商品的通漲將會重擊東南亞的經濟體,「東南亞樓價過去幾年急速上升,受疫情影響,樓市將有機會出現大幅調整,造成小樓災,甚至會引發小型的亞洲金融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