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究竟係資產定負債?(上)
不過曾幾何時,當滿街都是負資產的年代,不少買了樓的人都紛紛慨嘆,後悔當年為何有買樓,早知當年就……
香港人對樓市可謂又愛又恨。
小心固有觀念
在90年代樓市爆煲前,有一個觀念已植入每個香港人心中,就是樓價只會升不會跌,當時他們可以找到一千個上升的理由,就是找不到一個下跌的理由。
到樓市爆煲後,有人更到那一刻才驚覺「原來樓價是會下跌的」,「原來有個名詞叫負資產」。
當時更流傳一個故事,就是某外母見準女婿的時候,問了一句「你有無樓架?如果你有樓我就唔畀個女嫁你」,外母擔心女兒要一同背負著樓這個負債,物業成了人們眼中的負債,不再是資產。
到了十年後的今天,若出現同一故事,外母那句話會變成「你有無樓架?如果你無樓我就唔畀個女嫁你」。
你可能會問,買又可能會跌,唔買又可能會升,怎樣才可做得較精明呢?首先要清楚自己想自住還是投資,若果打算自住,比起將來樓價的升跌,更重要的反而是將來利率的升跌。
因為若打算長期自住,買入後的買入價已是固定,將來的樓價升跌與你無關,影響的只是心理上的影響,反而對你最有關的是每月供款,因此將來的息口走向對你影響更大。所以重點是考慮你的負擔能力,甚於分析樓市走向。
不要盲從
近年的利息是人類歷史百年難得一見的低息環境,樓市將來升跌無人知,但利息上升卻是必然的事,只是時間問題。絕不要抱有為趕上車而強行買樓的想法,若你打算自住,就要考慮若加息三四厘後的供樓負擔情況,若你現在已想像到,到時會供得很辛苦,那又何必要強行買樓呢?
所謂按揭,其實即是孖展,絕不要以為別人做你就要做,樓價的升跌我們無法控制,我們能做到的就是風險管理,只有控制好風險,我們才能避免成為負資產的一員,令物業成為我們的資產而非負債。
就算萬一成為負資產,只要保持每月供款,銀行亦不會找你麻煩,你仍有翻身的機會。
當然我們亦要避免在極端時間入市。甚麼是極端時間呢?就是所有人都想買入/賣出時的瘋狂時期。即不要在所有人都想買入時買入,及不要在所有人都想賣出時賣出,因為這正是週期的高位及低位。
今次討論了自住方面的,而下次將討論,在投資者眼中,物業甚麼時候是資產,甚麼時候是負債。
相關文章:【樓究竟係資產定負債?(下)】
http://www.edigest.hk/Vip/detail?id=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