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尼高息期權倉 趁低吸納「低殘股」|安東尼

東尼高息期權倉 趁低吸納「低殘股」|安東尼

投資

廣告

受國策影響,不少中國科技股近日狂跌;筆者便諗住「再跌10%我就吸一注」。為實現這夢想,筆者於8月初建立了一個即月「東尼高息期權倉」,以賺取5,000元的「期權金」(約6%收益率)現金回報之餘,同時在2021年8月結算時,以平均14%的折讓價買入掛鈎股票。

撰文:安東尼| 圖片:iStock、unsplash、新傳媒資料室、筆者提供

今年初先是被市場「捧殺估值」,資金由中國科技股走到傳統週期股;到近期面臨中國官方監管壓力,由電子商務、外賣平台反壟斷,到8月初手機遊戲業被官媒評為「精神鴉片」,都令股價本已低殘的科技股,再跌至令不少投資者痛心疾首的價位。

中科股的惡夢

近期跌勢最矚目的首推快手(01024);截至8月6日收市價84.9元,較今年2月上市時的高位417.8元計,狂跌79%。

騰訊控股(00700)被指旗下微信產品的「青少年模式」不符合未成年人保護法,遭地方人民檢察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於8月6日其股價收報453.6元,相對今年1月的766元高位跌40%。

另一方面,負債纍纍的房地產公司中國恒大集團面臨資金短缺,報道指其1.32億元人民幣的銀行存款,7月時遭中國法院凍結,隨後又傳出房產銷售被下禁令;種種打擊,令中國恒大(03333)股價由今年1月17.26元的高位,大跌70%至8月6日的5.2元。

快手、騰訊和恒大都是筆者想趁低吸納的股份(本身股票戶口持有約85,000元的現金),但仍想等股價再跌10%(或更多)後才買入,所以便於8月4日至6日期間「沽空」三張認沽期權(Put Options)(見圖表一)為自己定下三個接貨目標價。

 東尼高息期權倉 趁低吸納「低殘股」|安東尼
(圖片來源:筆者提供)

期權倉成立後,筆者便收到5,119元的期權金(見圖表二);由於三張期權都是8月底到期,到時結算筆者便可以用平均14%的折讓(見圖表三)買入快手、騰訊及恒大的正股(掛鈎股份)。

 東尼高息期權倉 趁低吸納「低殘股」|安東尼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
 東尼高息期權倉 趁低吸納「低殘股」|安東尼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

另一方面,若快手、騰訊和恒大的股價在8月30日或之前跌破其接貨價(Strike Price),筆者便可能(但機會甚微)要提早運用戶口內的現金,買入觸及接貨價的的股份,所涉資金高達84,122元(見圖表四)。

 東尼高息期權倉 趁低吸納「低殘股」|安東尼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

超高收益年率不切實際

由8月6日至8月30日期間,以84,122元接貨金當作本金的話,沽空所收取的5,119元期權金,在不足30日天的現金收益率便是6.1%!

看到這裏,讀者或會以為每個月都可以有如此收益率,一年就不就可以享有73%(6.1%×12)的超高收益率嗎?當然不是!讀者要知道這個超高的收益年率,要視乎每個月的期權價格等不明朗因素,亦可能因為要平倉而受到影響,要真的做到其實是不切實際。

 東尼高息期權倉 趁低吸納「低殘股」|安東尼
(圖片來源:unsplash)

另外,若三隻股價都未能跌破行使價的話,筆者便不需要「接貨」,也毋須動用戶口中的現金,5,119元的期權金便可以袋袋平安。

若筆者見到股票狂跌勢色不對,就可以不接貨「平倉離場」,但所收到的期權金可能要拎返出來。因此,最後筆者能接多少貨(或真正賺蝕),就要看未來快手、騰訊和恒大各自股價的表現,結果在8月底便可作總結。

有錢先好Short Put

走筆至此,讀者不難發現東尼「高息票據」其實只是有錢Short Put(沽空認沽期權)的簡單操作,而沽空三張即月認沽期權所得的期權金,則視乎市況而定。

至於東尼「高息期權倉」的如意算盤能否打響?仍受不少因素影響。

當然,由於筆者本身已預留足夠的「接貨資金」(85,000元),所以風險甚低;若投資者只有15%的資金作按金,作出類似的「Short Put」以上三隻股票,也可以透過立刻即月平倉,並轉倉至下月對沖風險。

東尼「高息票據」可說是類似股票掛鈎票據(Equity-Linked Note)的結構;這些ELN只供高風險承受程度及具備衍生工具知識的專業投資者(Professional Investor)操作,有關詳細風險請到香港金融管理局網站查詢。

最後,以上內容只是筆者個人投資分享,並非精密科學,資料僅供參考並不存有招攬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企圖。讀者要明白「自己投資自己負責,輸錢莫怪人,贏錢亦甭講多謝」。

 東尼高息期權倉 趁低吸納「低殘股」|安東尼
(圖片來源:unsplash)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