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加

李小加獨家專訪|留港發展要靈魂拷問 香港今日必然屬於中國

投資

廣告

李小加解構,現時香港人感到焦慮的原因,因為以前的環境不需要思考香港的角色,今天的則要,「今天首先一定是中國的」,而不像以往屬於世界的。他認為,香港不是一個靠主動左右蓬源就能成功的地方,而是在世界經濟結構之中,有祖國或其他國家可利用的地方。
李小加
(圖片來源:經一編輯部)

他解釋:「香港從未主動過,香港沒有李光耀,沒有一個清晰的集體意識,沒有人有明確方針,沒有人有主動意願,沒有一群人去體現。」

因此,他並不認為,香港的成功來自左右蓬源,而是因為「香港是世界的一部份」,有其他地方需要的優勢,不是某一個國的一部分。

「左右蓬源需要很主動的意願,要一個體制,或者一群人。」

缺少集體意識

他指出,中國以往「搞不掂自己」,香港是在外的孤島,成為中國幾十年困難時的一口氣,「這地方不需要做什麼,就躺贏(躺著勝利)了」。

對外國人而言,中國沒有直接給予香港很多東西,中國自家也有很高速的增長機會,「而外國人很重視,香港是國際部份中最接近中國的地方,(他們)習慣了香港的這樣趨勢,以及歷史的必然」。

不過,香港這個定位已經不同了,「今天的世界已不是這樣,(香港的)經濟體、政治體已經是屬於以前的(過去式)」。

李小加稱,香港過去缺少很強烈的集體意識,而今天在香港的人一定要問,「你自己是誰,我們回答都不一樣,大家都在找答案」。

他認為,這就是為何港人壓力大,「因為以前不用想,而我的答案不一定比人家立的高明」。

善用香港經濟力量

李小加指出,香港過去「一直是(屬於)國際的」,成為很多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起點,也吸引很多外資進駐,「我們是世界的香港」。

他解釋,在世界經濟結構之中,香港有祖國或其他國家可利用的地方。

例如,在1978年改革開放之前,香港是中國連接世界的一扇窗,是外國貨的轉運站。中國改革開放之後,中國仍要利用香港作為發展經濟的參考,以及外資進駐內地的平台。

鄧小平對香港的發展及其在世界經濟、特別是亞洲經濟中的地位給予了充分肯定,強調要保持香港的繁榮和穩定,借鑒香港的成功經驗,在內地再造幾個「香港」。

即睇李小加專訪足本版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經一編輯部資料或影片來源:經一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