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4年數字資產契機(三)︳張英華專欄
高淨值客戶和機構投資者在考慮數字資產投資時,首先關注的是資產的安全性和流動性。
例如駭客攻擊或操作失誤導致資產損失,又或是大宗交易時市場流動性不足等,都可能會導致交易延遲或明顯的價格滑點而影響資產效率。
託管及OTC服務
根據Finery Markets統計數據,2024年在機構間的數字資產場外交易量大增,較2024年同期暴增逾95%。第二季的增幅明顯加快,其中客戶交易量較2024年同期增長110%(第一季為80%)。
雖然相對於中心化交易所(CEX)接近萬億美元的交易量,數字資產場外交易量仍徘徊在百億美元級別,但場外交易的靈活性和保密性,滿足了投資機構進行大規模數字資產配置的需求。
隨著監管逐步完善,有望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進一步推動市場體量的成長。
作為全球首家獲香港證監會發牌的數字資產平台,筆者公司擁有全港最大且受保的場外交易(OTC)平台,深明機構需要高安全性、高效率和高流動性的服務體系。
他們一方面需要保障大規模數字資產在儲存和交易過程中的安全性。
另一方面,又要確保場外交易網絡可以滿足大額高效交易的靈活性和隱私,更要依托區塊鏈技術與銀行網絡實現快速結算,顯著縮短交易週期。
此外,整合市場資源與機構網絡,提供穩定的價格和槓桿等交易選項,可以幫助機構順利進軍數字資產市場,提高流通性。
企業和商家需要一種能夠無縫整合的法幣和數字資產支付後台系統,既能夠可以降低成本之餘,又能保證支付過程的合規性和安全性。
同時,為了滿足跨境業務的需求,支付解決方案更需要能夠支援多幣種支付和結算。
而OSL等合規數字資產平台在拓展這些業務時具備天然優勢,可以透過技術和合規支持,為企業提供整套的PayFi解決方案,幫助應對支付領域的複雜挑戰。
這類平台支援法定貨幣與數字資產無縫即時兌換,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多幣種支付結算,簡化跨境支付流程。
其次,它們與銀行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可以確保支付過程中的合規性和穩定性,避免凍卡等風險,為企業提供可靠的操作環境。
2024年肯定對Web3和數字資產世界,具有里程碑式的歷史性意義。
這不僅意味著更多的企業和機構開始認真對待數字資產配置,更著眼於數位資產將與傳統金融體系進一步融合。
當中尤其是傳統機構和金融集團,由於它們擁有龐大的用戶基數和天量的資金規模,這些資源一旦順利接軌,肯定會為Web3注入前沿的資金和用戶,推動「新資金」在數字資產生態中迅速崛起,加速區塊鏈技術的主流化應用。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