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的金融重點 資料圖片

施政報告金融重點︳林子俊專欄

投資

廣告

上週談及《施政報告》中,對於中東的著墨不少,但為何中東要選擇香港,而不是上海、深圳又或者北京?恰逢筆者週末就要啟程沙特阿拉伯,也許回來後可以有更多的體會。目前海外資金進出內地投資有很多種方法,但透過香港進出依然是最直接,也是最普遍使用的渠道。這種便利體驗在銀行、律師、公司秘書熟悉程度等多個方面,都可以讓資金更加自由和高效的流轉。

很多項目假如不在一線城市,筆者的經驗是,想直接換匯返還到其他國家,流程異常繁瑣,甚至某些當地的銀行也不清楚操作流程,但筆者在絕大部分城市,資金退回香港的模式已經非常明確。
所以即使中東的資金最終去到上海,不少也會暫時以香港作為停泊。
香港金融市場大頭依然是外國資金為主,自2003年以來,開始引入了內地的資金和項目,這就導致本地的基金經理、會計乃至合規等各類人才。
除了較為熟悉英文和國際規則之外,也對內地項目也有一定的認識程度。

監管法規打造壁壘

更有意思的是,中東的主權基金在選擇私募金寫作管理的時候,往往會有規模和經驗的硬性要求。

香港多年來有不少人都參與過大項目(即使只是挂牌),相對內地由於投資市場興起相對較慢,有機會參與的人更少,在競標的時候處於弱勢。
簡單講,香港投資經驗逾40年的比比皆是,內地2007年才真正意義上出現第一支合夥制度的私募基金。
儘管筆者不時埋怨香港的監管機構流程繁瑣,也增加了投資公司的運營成本,但正正是這套建基於歐洲的監管制度,讓不少投資人覺得放心。
根據筆者個人的感受,包括中東在內的外國投資者,監管模式和制度比香港更加死板,一下子放開得太鬆,反而有各種擔憂。
先香港後內地,形成了一個非常有趣卻也有一定道理的習慣階梯,並成就了香港獨特的優勢。

香港當然也有弱項,例如中東不少的投資機構邏輯是,希望透過投資內地,獲取到一些對中東國家有利的技術和建設,例如新能源、農業、先進製造業等,恰好這種內功,便是香港所缺少的。
因此,香港作為資金中轉站優勢毫無疑問,落實到本港發展,透過中東的資金扶持某些產業還有相當的距離。
這個弊端如何拆解,筆者有希望透過今年的中東之旅探索答案。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林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