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貨幣分析】電子錢包擴張極快 移卡獲「契媽」加倉前景如何? Catherine Wood:比特幣上望70,000元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新傳媒資料室、Getty Images圖片
ARK Invest認為PayPal(美股代號:PYPL)的Venmo、Square(美股代號:SQ)的Cash App等主營電子錢包的公司很可能透過手機,而顛覆傳統銀行業務。而數碼錢包開始滲透到傳統的金融服務業務中,包括股票、外匯、貸款等;在金融產品以外的活動,電子錢包也是商業潛在客戶生成平台。
電子錢包有4.6萬億美元市場
根據ARK的研究,現時電子錢包的價值介乎於每位用戶250美元至1,900美元,預期每位用戶的潛力可以擴展到每戶20,000美元,按照推斷,到2025年,電子錢包便會達到46,000萬億美元規模的市場。
電子支付在全球普及,當中以內地市場發展得較為成熟,在短短五年間,內地的移動支付量激增15倍以上,從2015年約為20,000億美元,暴增到2020年的36萬億美元,幾乎是2020年中國GDP的三倍。
而在美國,電子錢包的用戶已超過最大的傳統金融機構存款賬戶。以Cash App和Venmo為例,他們分別用了七年和十年的時間,積累了約6,000萬名的活躍用戶;而作為傳統銀行龍頭的摩根大通,用了30年時間,當中更進行了五次收購,才達到這個里程碑。
到2020年底,摩根大通的存款賬戶持有人總數約6,000萬人,而Cash App和Venmo的年度活躍用戶(AAU),擴大到分別5,900萬和6,900萬戶。
傳統銀行極受威脅
電子錢包能有爆炸性增長,主要因為獲得客戶的成本(Acquisition Cost)較少。根據ARK的研究,傳統金融機構對每個新客戶,需要付出約1,000美元的成本;而電子錢包因為有點對點的支付生態系統,以及較低的成本結構,獲得每個新客戶的成本只需約20美元。
電子錢包除獲客成本較低外,在貸款市場亦開始壓制傳統銀行。ARK invest估計,電子錢包進入無抵押貸款市場,預期傳統銀行貸款額不太可能回到2019年的高峰。
根據ARK的估計,銀行從信用卡得到的利息收入,大概下降了160億美元(約10%);報告推算,該市場收入會進一步下調,到2025年收入預測為950億美元。
而電子錢包貸方,例如Square、PayPal、Klarna和LendingClub,肯定會從傳統銀行手中獲取分額,削弱傳統銀行的競爭力。
「契媽」增持移卡 基本面強勁升勢未完
說到電子支付,不得不提「契媽」Cathie Wood早前入手移卡(09923),並於1月底再度增持,旗下主動型ETF ARKF(美股代號:ARKF)現持有移卡620萬股,市值約0.47億美元,持倉佔比1.76%,為ARKF中的15大持股。
移卡在上週表現非常出眾,升勢連連,更在上週三(3日)股價一度高見92.6元,收市報89.45元,創下上市新高。
被「契媽」翻牌子的移卡主營兩大業務,分別為一站式支付服務及科技賦能商業服務。當中,移卡旗下二維碼支付服務支持逾500款發卡機構的流動應用程式,涵蓋了內地大多數的電子錢包,包括支付寶、微信支付、雲閃付等。
以2019年交易筆數計算,移卡為中國第二大非銀行獨立二維碼支付服務供應商,市場分額佔14%。截至2020年10月31日,移卡的活躍支付服務客戶數已恢復至疫情前的水準,通過支付服務觸達的消費者已近六億人,主要SaaS產品的收入和客戶體量均錄得持續增長。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來自營銷服務的收入同比增長達1,182.5%。
比特幣普及化 仍有40,000元上漲空間
比特幣(Bitcoin)本週又重回牛市,由33,000美元水平,一度重新登上38,000美元,兩日漲幅超過13%,截止上週四 (4日)下午,仍在37,500水平美元。
比特幣升勢凌厲,就連Tesla(美股代號:T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早前在接受社交媒體Clubhouse採訪時都大嘆後悔沒早入手比特幣:「長久以來,很多朋友都試圖說服我加入,顯然地,早在八年前就應該買一些比特幣了。」
那「契媽」怎麼看比特幣?ARK Big Ideas報告指出,比特幣的價格創歷史新高,來自於其強大的網絡基礎支持。根據2017年的數據相比,比特幣的價格上漲,似乎較少受到炒作因素影響。
根據圖表二顯示,「HODL」是虛擬貨幣中的術語,意思是比起售出,投資者更偏向持貨,可以理解為Strong hold。持有比特幣一年以上的忠實「粉絲」佔六成,持貨少於一年的投資者只佔四成,可見Bitcoin市場慢慢吸納長期、更有信念的投資者。
而隨著比特幣更為普及化,有公司在現金資產負債表上,開始考慮將比特幣用作現金。如果所有在標指的公司將其現金1%分配給比特幣,ARK估計比特幣仍有40,000元的上漲空間。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