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補貼政策 破解新能源車兩大死穴
要聞:
新一輪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於2013年9月17日正式出台,雖然補貼金額不及上一輪,但新能源汽車股股價在政策出台後出現反高潮。事實上,中央在補貼細節上作出不少調整,有關改變能破解新能源汽車業兩大死穴,對促進行業發展有莫大幫助。
為鼓勵發展新能源汽車,內地於2010年6月正式推出第一輪新能源汽車補貼,有關補貼政策於2012年底結束。經過九個月空窗期後,第二輪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再出爐,有效期至2015年底。上一輪補貼主要根據電池組能量,每千瓦補助3,000元人民幣,插電混合動能乘用車最高獲50,000元人民幣補貼;純電動乘用車則為60,000元人民幣。
僅比亞迪e6獲最高補貼
新補貼政策則改為按續航里數給予補貼,純電動乘用車續航里數在80至150公里之間,最高補貼為35,000元人民幣;續航150至250公里為50,000元人民幣;多於250公里則獲最高60,000元人民幣補貼。至於插電混合動能汽車,新一輪最高補貼一律是35,000元人民幣,較上一輪減少三成。商用車等其他類型的新能源汽車,最新補助額則介乎20萬至50萬元人民幣不等。新政策明顯是鼓勵汽車企業發展純電動車,特別是提升續航技術。事實上,在舊補貼政策下,很多車企一味追求電池組能量,只要能超過20千瓦,便可獲最高60,000元人民幣補貼,但往往忽視續航里數。現有的新能源汽車車型中,續航能力達到250公里以上的純電動車少之又少,僅得比亞迪(01211)的e6有資格取得新補貼政策中最高補貼。內地地廣,新能源汽車續航里數太少便要經常叉電,成為消費者買車的最大顧慮,亦是行業發展的最大死穴。提升電動車的續航技術,便成為刺激需求的最佳辦法。新補貼政策的另一亮點,是將補貼直接給予車企,並要求補貼數量中有30%是外省品牌,可望打破地方政府的保護主義。
打破地方保護主義
在舊有政策下,中央會先將補貼交由地方政府,再由地方政府轉交車企。部分地方政府由於要保護本土經濟,故優先將補貼給予位於該省的車企。此舉正是新能源汽車未能普及的另一死穴,因為一些高質素的新能源汽車根本難以打入其他省份。此外,新政策首度引入遞減機制,2014及2015年的補貼額,將按2013年的基礎分別下降10%及20%,市場猜測這或許是最後一輪補貼。惟投資者毋須過於恐慌,因為內地2015年的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目標是50萬輛,而2012年實際銷量僅12,791輛;2013年上半年更只得5,889輛。由於銷量與目標仍差一大截距離,若2015年底前銷售情況依然不理想,中央很大機會延續補貼政策。反之,倘若新能源汽車產業達標,意味在2014及2015年兩年間有逾40倍的爆炸性增長,對整個行業亦是天大喜訊,政策是否撤走已無傷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