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的殘酷競爭
討論的人多了自然會有不少批評,包括認為周鴻禕只是為其投資的哪吒汽車炒作,但無論目的如何,筆者從各種視頻和素材中,了解到不少不同車企的特點和技術。尤其是銷量沒那麽高的車企,某些車型定位是越野,高級商務甚至低空飛行,部分設計其實頗具特色,了解了相關設計,對於分析其他主流車款的技術門檻,也可以有更全面的掌握。
透過周鴻禕的介紹,筆者有以下兩點體會。
燒錢成破產導火線
首先,內地能源汽車競爭的激烈程度,比想象中要高,各款車型的售價,幾乎都採取低價增加銷量,期望規模效應下削減成本,以謀求利潤的策略。翻看某幾個車企的財報其實已經負債纍纍,但依然低價發布新車,同時投入了大量的宣傳預算。
筆者猜測主要是投入的研發和前面打造的品牌,已經成為了沉默成本,現在終止意味著全盤皆輸,故只能奮力一搏。但這種「燒錢」的做法肯定不可以持續,待今年的銷售數據一出,無論是投資者放棄還是銀行融資減少,都有可能成為車企破產的導火綫。
在這樣的背景下,某些車承諾的5年,10年甚至終生保養,其實都只是笑話。
其二,是技術發展似乎到了瓶頸。
自新能源汽車電池容量,從200公里增加到600公里或以上,其實再增加,對於城市用車而言,意義已經不大。以BMW X5作為例子,加滿一次油大概也是600公里車程,內地城市用車,很少會單次開超過100公里。因此,很多車廠將資源投入到輔助駕駛、按摩椅、車內智能系統等領域。
這些改變,在10年前小米集團(01810)崛起時,與智能家居(透過傳感器將傳統的家電聯網)發展模式的一致的。雖然體驗新奇,但實際的黑科技含量並不高。
相反,在控制汽車生產成本技術上,筆者認為是有所突破的,而且是整個產業鏈的環節上成熟了不少。整體而言,目前內地新能源汽車沒有說哪個品牌「遙遙領先」,大家其實都不怎麽賺錢。
車企並不是不想安心並專心投入技術研發,奈何資金、時間不允許,必須在短時間內出現爆款,這倒逼了車企,將資源更多地投入設計和小體驗身上。
好處是龐大的需求,推進了產業鏈的發展。假若今次中國國家主席出訪法國,能夠進一步打開歐洲市場,也許所有車企都能夠分一杯羹。相反,單靠內地市場,激烈的競爭下,恐怕很快有部分實力較弱的車企會無以為繼。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