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訓股成2021最大輸家 俞敏洪轉型帶貨 撈底要睇「現存價值」同過往戰績
撰文:林子俊| 圖片:中新社、Unsplash
有不少朋友問到,雙減政策已經出台超過半年,目前是否入市的好時機?
確實,根據12月21日中國教育部的新聞發布會披露,線下校外培訓機構已經壓減83.8%;線上校外培訓機構壓減84.1%。
原本近70萬間的培訓機構和過千萬名從業員的賽道,不少已離開,活下來的公司面對的競爭也少了很多;尤其是不少教育股有大量的現金在手,假若能轉型成功,反彈幅度也可以很驚人。
根據高盛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的第三季度持倉報告顯示,高盛大量買入了新東方和好未來(美股代號:TAL) 等教育股。
新東方第三季獲高盛增持2,837萬股,環比增幅達352%;增持好未來近2,138萬股,環比增幅達738%;增持精銳教育(美股代號:ONE)1,510萬餘股,環比增幅達89%。
宜定期關注行業轉型節奏
因此,定期關注教育培訓股轉型的節奏,重新梳理其投資價值,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目前,相關公司轉型主要有三個方向:素質教育、學校和政府服務及職業和成人教育(含留學)。
尤其是第三個方向,無論是考公務員、專業資格證還是英語等,市場的空間和上限皆相對高,即使用戶的黏性無可能和學生補課一樣高,但養活一間公司還是綽綽有餘。
除了上述的轉型之外,不少公司還跨行了。
新東方集團創始人俞敏洪在11月宣布了一個新業務,公司將會成立一個大型農業平台,除了俞敏洪親自上場外,還會和數百位老師,一起透過直播帶貨推廣農場品。
儘管有分析認為這是希望賺快錢,近期內地頭部帶貨網紅逃稅事件,也引發市場關注新東方的帶貨前景。
不過,筆者認為只要是依法守法的業務,投資者不妨多一些寬容,看看做得如何再下定論。
新業務又好、轉型也好均需要時間來孵化,尤其同步還要處理原本業務的員工離職,場地退租等事項,半年時間還不能簡單判斷哪間公司的轉型更成功。
所以,現在入手教育培訓股的投資邏輯,一方面是買「現存價值」;另一方面,是買公司團隊的過往戰績。
假若投機性重一些,大部分股份現在入手價比高盛還要便宜。若想更加理性,相信到2022年第一季才會有更多數據披露。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