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若現財赤 公務員首當其衝

投資

廣告

要聞: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於2014年2月26日公布,一如市場預期,報告並沒有大規模派糖或大幅減稅措施。然而,驚嚇度較高的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預告,最快2021年後,本港有機會出現結構性財赤,令本港經濟前景增添迷霧。

財政赤字簡單而言是政府入不敷支,但當中可分為結構性財赤及週期性財赤兩類。 前者通常由政府的擴張性財務政策形成,好像福利或公共開支持續上升,但稅收升幅未能趕上,原因包括人口老化,從而形成赤字,且具持續性。 至於週期性赤字,主要成因來自經濟環境突然惡化,令政府稅收減少,或出現突發性支出,如經濟不景令失業救濟支出急升等。 曾俊華在財政預算案中表示,如果以目前速度花錢,最快七年後會出現結構性財赤。 倘如財爺所言,本港真正出現結構性財赤,對整體香港經濟又有何影響?事實上,每當本港經濟出現風吹草動,政府便會立刻出手應對。 好像98/99年度政府曾出現週期性財赤,便須立即出招應變。 為控制政府未來一年的開支,當時絕大部分公務員須要凍薪,當中部分高級公務員更要減薪,另外亦凍結公務員人手,政府部門不得增加資源。 幸好當時港府還有豐厚的財政儲備,故公共服務未有受到太大影響。

全民齊勒緊褲頭

由此可見,出現短暫的週期性財赤時,政府可透過自行節流解決。然而,面對持續的週期性財赤或結構性赤字時,市民亦需要一同勒緊褲頭。 由00/01至04/05年度,政府連續五個財年遇上財赤,當中01/02年度財赤更錄得破紀錄的633億元。 當時政府需要大幅縮減開支,2003年更決定削減公務員薪酬,調整其薪酬編制,同時亦削減醫療及教育方面的開支,以及調低社福保障金額。 由於財赤持續,政府不得不暫緩或擱置原先訂立的基建項目,令基建行業施工量大減,直接影響民生就業。 有關基建項目,則待到05/06年度政府回復盈利後才陸續上馬。 參考外國例子,一旦某政府開支持續上升,收入停滯不前,更有可能須要舉債度日。長此下去,會債台高築。 若政府本身儲備不足兼負債纍纍,將直接影響外商對當地投資信心,令該地投資評級被下調。

歐豬國長期財赤

雖然本港曾連續數年錄得財赤,但整體而言,政府財政仍屬健康,毋須舉債以應付政府開支,投資評級亦沒有因而被調低。 事實上,政府出現結構性財赤並不罕見,包括希臘、意大利、葡萄牙及西班牙等「歐豬國家」,其政府近年均持續錄得財政赤字。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希臘政府的結構性收支持續錄得虧損,2007至2012年相關財赤介乎54億至220億歐元。 說回本港,目前本港財政狀況未至於「歐豬國家」般惡劣,中、短期出現結構性赤字機會不大。 況且,像13/14財政年度,政府原先亦預料該財年會有40億元赤字,但2013年卻錄得盈利120億元,反映政府對未來經濟的預測較為保守。 不過,對於財爺的溫馨提示,仍值得港府反思香港稅基及公共開支變化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