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 ÃÒ¨é¦æ´²¤á ­JÀA«ÂÄá

1月效應一半機會準 港股創歷來最差開年紀錄|恒指|投資

投資

廣告

投資】港股在2019年的首個交易日出師不利,恒指大挫715 點,收報25,130點,成為港股歷年以來的最差開年首日紀錄。專家認為,港股大插是由於PMI跌穿50,又認為港股未來半年會繼續受經濟因素困擾,籲投資者「股票就盡量唔好掂」。

撰文:Smart ED編輯部|圖片:unsplash、新傳媒資料室

歷來最差的開年首日紀錄

2019年的首個港股交易日,恒指低開21點,其後跌幅擴大,收市下跌715點,以2.77%的跌幅作結,這個跌幅更成為港股歷來最差的開年首日紀錄。

對上一次的最差紀錄,是2016年的首日開市,收市下跌2.68%。

中國12月製造業PMI為49.7,較預期50.2低,是2017年5月以來首次跌破50盛衰線。

這顯示内地製造業正在收縮,而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正在加大。

1月效應有預兆

每年開市,大家都會留意該月表現,看看「1月效應」(January Effect)會否應驗。

如果該年1月份的表現做好,全年走勢都會向好;

相反,若1月的股市表現一般,甚至跌市,那就要留意全年股市的調整及走勢。

有統計指,自1950年以來,美股在1月效應的準確度超過70%。

但在港股方面,準確度卻只有一半。

根據過去20年恒指首個交易日表現及全年表現,發現首日的股市走勢,與全年表現的關係不大。

以去年為例,首日紅盤,全年卻跌13%,而2016年則相反,首日見紅跌2.68%,全年卻升0.4%。

沈慶洪:股票就盡量唔好掂

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認為,港股首個交易日跌市是由於「數據唔好」,PMI跌破50盛衰線,令市場擔心經濟放緩。

沈慶洪預料第一季至上半年,經濟因素會持續困擾大市。市場正在反映貿易戰的影響,但他認為影響未完結。

被問到甚麼股份可在這時吸納,他回應指「股票就盡量唔好掂」,如果真的要買,就買些防守性強的股份。

但他表示,即使選擇了公用股,亦難逃下跌的情況,「佢係有個息俾你,個市要跌,唔通佢唔使跌,都係要跌,只是跌多定跌少。」

他坦言,「買股票好難搵食」,所以見到資金湧去避險工具,例如日圓轉強、金價上升。

所以他籲投資者,「唔掂股票就最好嘅其實」。

他又表示,現時銀行普遍有2至3厘息,市場上有許多避險工具及投資工具,不用在股市中冒險。

延伸閱讀:2019年中港股市受8大因素影響 熊市一期浪底 或於首季出現

2018年環球金融巿場風起雲湧,上半年美元強勢,多個新興巿場貨幣及股票市場暴跌。中、美兩國於年中爆發貿易戰,市場憂慮內地經濟轉弱,人民幣兌美元大幅貶值,中、港兩地股巿大幅向下。隨著巿場憂慮美國經濟增長週期步入尾聲,美股於第四季開始調整。2019年投資環境又如何?

撰文:姚浩然 | 圖片:新傳媒資料室、unsplash

展望2019年,中、港兩地股巿仍會受多個因素所影響,包括:

(一) 美國聯邦儲備局進行量化緊縮(quantitative tightening,QT)政策及各地央行也開始加入「收水」行動;

(二) 聯儲局持續加息;
(三) 巿場擔心美國經濟增長週期屆尾聲,不排除稍後會步入衰退,甚至引發大蕭條;
(四) 美股走勢轉弱,多項指數有步入熊巿跡象,
(五) 中、美兩國貿易戰持續;
(六) 內地經濟持續下行,2019年經濟增長將降至6%;
(七) 人民幣貶值,兌美元具「破7」風險;
(八) 英國3月或被逼「硬脫歐」,1月要先看國會會否通過「脫歐」方案。

央行收水成跌市元兇

在上述八個因素中,筆者認為美國聯儲局進行量化緊縮政策及各地央行也開始加入「收水」行動,應該是重要的一項。

聯儲局於10年前啓動量化寬鬆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QE)政策以來,美國資產負債表由10,000億美元增加至45,000億美元。

聯儲局於2017年10月起啟動收縮資產負債表,2017年第四季每月縮減100億美元;其後每季遞增100億美元,直至到達每季縮減500億美元的上限。

流動資金淨投放情況改變

起初,聯儲局收縮資產負債表規模小,而歐洲央行繼續買債,巿場上仍出現流動資金正增長。

可是,隨著聯儲局「收水」規模逐漸增加,巿場上流動資金淨投放的情況改變了,流動性收緊已經令多個新興巿場貨幣及股巿於2018年上半年率先暴跌。

聯儲局於2018年第四季量化緊縮金額500億美元,高於歐央行每月買債300億歐元的金額,形成資金淨減少。

量化緊縮政策

美股於第四季初已開始見頂回落,明顯是受資金減少所影響;當然,美國經濟週期已到達尾聲及美股估值偏高亦是跌巿的因素。

歐央行於2018年12月底停止其每月買債300億歐元的計劃,而於四年的買債計劃期內,歐央行合共買債26,000億歐元。

聯儲局2019年決定繼續進行量化緊縮政策,環球金融市場上的流動資金於2019年會進一步收緊,對資產價格產生不利影響,預期環球金融巿場於2019年首季仍會大幅波動。

筆者認為,聯儲局2019年加息兩次還是三次,重要性並不大,加息多0.25厘絕對不會令經濟、企業成本有太大影響。

環球各國央行「收水」才是最大「元兇」,筆者預期今次環球金融巿場的危機是企業債務爆破。

當各國央行在巿場收緊資金流動性後,企業的債務到期時便需要面對續期的風險。

一些現金流強的優質企業跟隨美息的走向,提高了利率後,便可成功發債或完成債務續期;但一些現金流較弱及業務前景較弱的企業,發債或向銀行進行再融資成本會抽高。

當各大央行「收水」進行了一段長時間後,不排除個別企業即使願意付高息,也不能成功再融資;今次環球金融危機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企業債爆破。

當然,聯儲局停止「收水」,應為最有效減少對巿場沖擊的方法。不過,長期放水導致巿場上「平」錢充斥,扭曲了巿場有效運作,令質素及管理差的企業也能生存。

企業債爆破危機逼近

因此,聯儲局縮減資產負債表是正確及必須,若非美國經濟失控性下滑或大型企業債務危機爆發,筆者預期聯儲局資產負債表應縮減介乎25,000億美元至30,000億美元才停止縮表。

以其每月縮減500億美元計算,預期所需時間約20個月至30個月,筆者預期今次熊巿的時間會較長,2019年及2020年再要步步為營。

多項經濟數據顯示,內地2018年第四季經濟持續疲弱;況且,中、美兩國就貿易及各方面談判能否達成協議仍具不確定因素。

在出口需求持續疲弱下,料內地經濟2019年上半年持續受壓,企業盈利也有下調的壓力。

至於美國企業,2019年1月中公布的2018年度第四季業績,若遜於預期,美股隨時再向下。

筆者初步認為這次「熊巿一期浪底」,有機會於2019年第一季或第二季初出現;倘若美國經濟疲弱,聯儲局或有機會於2019年下半年略為放慢加息的步伐,屆時美元走勢或會轉弱。

一旦美元弱勢已成,資金有機會短暫重投新興市場;加上,巿場憧憬內地會推出刺激經濟措施,中、港兩地股市有條件於第二季至第三季回升,營造「熊二反彈」。

不過,因企業債爆破有機會於2019年第四季及2020年出現,新興巿場企業債也會受牽連,屆時資金將再次流出新興巿場,「熊巿三期尋底」會出現。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延伸閱讀:

2019年10隻狗股名單揭曉 滙豐電能上榜 邊隻最值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