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跌穿20000點 成適當入場時機 資料圖片

恒指跌穿20,000點 成適當入場時機︳梁貫洋專欄

投資

廣告

筆者於上期專欄文章提到,中央早前推出「組合拳」,望能透過一系列政策調整救市,隨即港股及A股抽高,恒生指數一度衝破23,000的高位。但如筆者所料美景僅屬曇花一現,恒指於本週二(10月8日)單日急挫超過2,000點,於筆者眼中這走勢有重大啟示,體現港股於外資眼中的定位。

正當大行猶豫應否上調年底恒指目標價之際,中國國家發改委於最新會議的咬文嚼字,又引發市場憂慮。

期盼下輪托市措施

投資者本來預期,發改委將進一步公開更多托市措施,因此於發布會內見官員僅重溫已公布招數,固然不能滿足市場的胃口。
筆者認為恒指之所以本週見暴跌,主要是外資大戶華麗轉身「割韭菜」。過去部分外資一向對A股卻步,主因為內地股市監管系統與其內部合規標準有落差。
因此,相關投資企業,倘若看好個別內地上市公司,都會優先考慮透過香港股市進場作為踏腳石。
回顧本週二恒指插水的同時,A股上海證券綜合指數反延續先前升勢,貌似外資止賺立場屬最合理的解釋。

進一步拆解恒指成分股週二的跌幅,當中見成交量最大的頭三隻股票,為建設銀行(00939)、工商銀行(01398)及中國銀行(03988)三隻內銀股,股價跌幅介乎4.3%至5.8%。
人民銀行早前公布的政策中,包括下調七天逆回購操作利率0.2%,甚至市場現時更憧憬未來將下調貸款利率。
上述舉措均會收窄內銀的息差收入,而先前市場聚焦政策如何托市,但當需要減倉,就要考慮誰是政策調整的最大受害者。
低位吸納為投資鐵律,而並非見升幅後再入市。
而過去短短兩週,港股已展現充裕的增長空間,回顧半年前市場認為,恒指無法於2024年內衝破20,000點,現在22,000點已不是夢。

目前環球股市均由宏觀政策主導,如美股表現持續被美國聯邦儲備局動向及美國總統大選等消息影響,港股亦同理。

低位吸納乃投資鐵律

雖然,過去一段時間未見中港企業基本面及營收數字顯著改善,但人行早前出面救市已明確表態並非「躺平」,因此不少人均預計未來將見「組合拳2.0」。
若本輪政策出爐,仍不足以支撐中港股市向上,或將迎來更多調整。
論港股的入市時機,現時恒指20,000點見承托,若短期回調跌穿值得投資者吸納。
另外,如筆者先前分析,由於看好的是內地政府推出新政策的宏觀轉變,因此可從大型企業,知名度高的公司股票入手,已能有效吸納港股的增長空間。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梁貫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