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劃如何避免恒大事件觸發金融危機?分析最有可能的方案 現最應該擔心的問題是… |傅允軒

投資

廣告

繼2008年美國雷曼破產、2011年歐洲債務危機之後,2021年終於輪到中國恒大(03333)走到瀕爆邊緣。計及俄羅斯在1998年亦曾經賴債引發市場動盪,學「口痕友」話齋:「沒有咁上下國力,也不配有咁大個爛攤子。」恒大出現債務危機,變相是在彰顯國力。

撰文:傅允軒| 圖片:中新社、恒大物業官網

(圖片來源:中新社)

隨著恒大債務違約風險繼續發酵,不少人將其跟雷曼爆煲相提並論。

從恒大債券的孳息率,數月來不斷攀升的走勢,以及恒大股票期權莊家的開價來看,筆者相信恒大爆煲幾沒懸念。

雖然,很多人將恒大跟雷曼相提並論,但從技術走勢來說,今次恒大事件拖累大市的情況,跟2011年歐債危機時的走勢較為相似。

關雷曼兄弟在2008年9月爆煲之前,美股及港股均已經跌了接近一年。

美國次按危機在2007年開始點燃,港股在2007至11月至2008年9月之間,已展開熊市的走勢。各類期權引伸波幅早已急升,投資者對終極一跌早有預期。只是要到2008年9月,投資者才意識到這個終極一跌,是由雷曼爆煲所引發。

十年前後走勢重演

與之不同的是,2011年歐債危機爆發之前,港股在高位橫行了九個月,期間並沒有明顯的熊市跡象。

不少投資者在這段期間,以期權短倉應市 (例如在同一時間,沽空較為遠價的認購期權與認沽期權)獲利不菲。結果貪勝不知輸,到市況真正行單邊的時候,完全不懂作出適當的反應。

2021年上半年,港股走勢跟2011年歐債危機爆發前的一段橫行走勢異常相似,所以本欄早在6月份已經作出提醒。

當時恒大股價雖然偏軟,但跟「爆煲」二字仍有一段距離。直到今天筆者才知道,原來又是在醞釀債務危機,難怪兩段走勢如出一轍。

所以說,從性質來說,今次恒大事件確實跟雷曼事件比較相像;但如果從市場走勢來說,則跟歐債危機爆發前前後後較為相似。

(圖片來源:恒大物業官網)

經濟危機引領大水浸灌

不論1998俄羅斯賴債也好,2008年雷曼破產又好,2011年歐債危機也好,最終結局只有一個⸺主要央行大水浸灌釋放市場流動性。

雖然美國聯邦儲備局現在仍然計劃在年尾開始縮表,但就如筆者數月前所說的,每當「美國收水」納入議程,地球上某個地局總是有意無意的出現危機。如果恒大事件牽連甚廣,恐怕縮表計劃又會跟2018年一樣,再次胎死腹中。

對內地來說,不論恒大事件如何落幕,可能性只有兩個。

一是中央任由恒大爆煲,或導致經濟硬著陸;二是順從世界潮流,把利率走向下降的常規化。

降低恒大債務違約對內地經濟的衝擊。筆者相信如果情況走向極端,中央為了社會穩定,不論是否心甘情願,最終都要做點實際救市措施,不會任由經濟硬著陸發生。

問題出現了,回想整個過程,恒大爆煲的導火線,是由中央打壓房市而起;一旦恒大爆煲,人民銀行卻要被迫「放水」救市,此舉將無可避免地又會變相刺激房市。

如何在釋放流動性的同時又不刺激房市?筆者想,最快會在半年後就要面對這個問題。

延伸閱讀:不要期望中央實質救市|傅允軒

延伸閱讀:【共同股災】港股已否定見底可能|傅允軒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