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心理學:信金錢是萬能竟背負更多債務!你係屬於邊種「金錢性格」?
四種金錢性格:你相信金錢是賦予生命意義的東西嗎?
「金融治療師」Lindsay Bryan-Podvin認為,人人都需要更多地了解金錢,但不是每人都知道該怎麼做。個人理財最為「個人」,並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策略。然而,正因為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價值觀、性格特徵和生活經歷,正好塑造人們與金錢的關係,為制定有效個人理財計劃定下了基石。
2011年,《金融治療雜誌》(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Therapy)曾刊載由金融心理學家布拉Brad Klontz 主理的一項研究,調查400多人對金錢的看法。
他們被問到有多同意以下幾項陳述:「金錢是賦予生命意義的東西」、「人們通過利用他人而致富」、「人們應該為自己的錢工作,而不是得到經濟上的施捨」等等。
最終,研究人員發現人們對金錢普遍持有四種廣泛信念,他們稱它為「金錢性格」。而金錢性格一般是由理財失當、情緒或創傷事件影響導致,這些信念模式很難改變,主導一個人的理財方式。
金錢迴避型:金錢是貪婪、不配擁有財富!
「金錢迴避」型:這類人被描述為一種最「普遍」的信念,他們認為金錢是不好的。他們可能會認為沒有錢的生活才是美德,而有錢人卻是貪婪或不道德,或者他們自己不配得到財富。屬於「憎人富貴」群體,通常對金錢有負面聯繫,而結果就是容易產生負面財務結果。
具體而言,研發指他們尤其難以堅持預算、一旦遇上超支等問題會像遇到麻煩一樣不懂面對。
金錢崇拜型:金錢是可能真是萬能的!
「金錢崇拜」型:與上述信念正相反,金錢崇拜的人把錢當成基座,相信它能帶來幸福並解決生活中的大部分問題——「金錢可能真是萬能的!」
研究卻指出,有這種信念的人往往更年輕、而收入和淨資產卻相對較低,更可能背負著信用卡債務。
金錢警覺型:盡全力保護自己的資本!
「金錢警覺」型是超級富豪常見的性格信念,他們強調「保護自己的資本」。這群人的特質是重視討價還價,「入不敷出」在他們而言是罕見的情況!由於保護資本的大前提,他們一般會積極儲蓄,甚至生活過度節儉,因為過度警惕的性格會令他們更易為財務而焦慮、也有不願花錢的情況。
然而,研究作者Klontz卻認為,「沒人應該像這種人一樣,為金錢而過份焦慮」,他反問這種不願花錢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
金錢狀況型:自我價值與資產掛勾
「金錢狀況」型:Klontz認為,這類人是將自我價值與資產掛勾,因為他們喜歡對外炫耀自己的財富,更容易花錢、賭博和在經濟上依賴他人。
最終,Klontz認為,從這些性格中找到平衡非常重要,不僅為了心理健康,也為了財務健康。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