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量化策略的5大方法|蔡嘉民
撰文:蔡嘉民|圖片:unsplash
一)透過觀察找出市場規律。
觀察往往是第一步,筆者不少策略都是建構自觀察市場模式。 例如上星期本欄分享了香港電視(01137)量化策略,策略中用到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變化,來買賣香港電視股份。 這個策略的靈感,來自於發現每當政府加強防疫措施時,股價便會應聲上升。 而政府加強措施是因為確診數字持續上升,因此便想到股價與確診人數息息相關,而回測結果顯示因果關係的確如此。
多觀察市場微觀動態
上述例子較宏觀,事實上,多觀察市場微觀動態也有助創建策略。 例如港交所(00388)股價早前大幅上升,筆者發現每次股價大升前,期權市場都有異動。 回測證實每當有期權炒家掃高認購期權引伸波幅時,股價便有較大機會上升。 多觀察市場因果、多留意市場數據變化,絕對對構想策略有幫助。
(二)從財經新聞或分析中找出因子。
不太貼市的炒家未必能輕易觀察到市場規律,不過,可以考慮從每天的財經新聞及專家分析找出市場因果。 雖然財經分析大多都是濟後,即股價暴升或暴跌後,分析師才出手研究,但量化分析正正可用來驗證某規律會否在歷史已曾出現,若屬實,往後便可以運用於炒賣中。 例如每逢5月市場下跌,財經報道便會提出「五窮六絕七翻身」這民間智慧,稍稍運用歷史數據便能驗證此說法的真偽。若發現結果顯著,便能長期採用策略。
(三)地毯式搜索,測試不同因子。
有不少網站有大量金融經濟數據可供投資者下載,例如Quandl、Finbox、RiceQuant等。 除股價數據可下載外,還有大量基本分析因子如公司盈利、派息、現金流等,亦有市場數據如未平倉合約數、成交量、息率等,更有股民較少接觸的另類數據(Alternative data)。 炒家可以從眾多數據中作回測,找出與資產有明顯規律的因子。例如不難發現每當債息下跌時,黃金價格便會上升。
(四)從金融討論區參考策略。
外國很多討論區會有慷慨網民分享金融市場策略,包括長線投資、資產配置策略,亦有短炒策略。 網民不單會分享對市場走勢看法,還會附上詳盡解釋,甚至讓其他人下載回測的Spreadsheet及Programming script。 當中Seeking Alpha及Zero Hedge,為兩個較有名的免費資源網站。
(五)從學術文獻找策略。
不少金融經濟學系教授會測試策略,找出市場中低效或錯價的情況,當中有長線投資的研究,讀者可到「Google Scholars」以關鍵字搜尋。 雖然論文的篇幅較長,且方法較複雜,不過多看文獻,相信能對投資炒賣獲益良多。
延伸閱讀:想買香港電視賺100%回報 應該睇呢個進場指標…?|蔡嘉民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