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穩回報策略 港股選股列表此中尋 資料圖片

平穩回報策略 港股選股列表此中尋

投資

廣告

MTA成立的初心是為了幫助投資者理性投資,從實戰中學習,推崇的投資理念是穩定回報。作為示範的模擬期權組合,自2022年以來,經歷了2022年及2023年港股大跌,卻一直獲得正回報,而95%以上的交易平倉都是獲利,整個投資組合的波動和回撤都相當低。

相關組合應該是成功示範了穩健的投資風格,以及重視風險管理的投資理念,期望以較為平滑的回報曲線,應對波動的市況。
目前,筆者為了反饋讀者,將模擬期權投資組合放在公開頁面,以及港股量化選股列表,供讀者們驗證和研究。

平穩回報策略 港股選股列表此中尋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短線炒賣不一定高風險

雖然,筆者亦經常分享美股指數短期看法,亦有即日買賣策略。
但事實上,短線炒賣並非一定是高風險,尤其是即日平倉之炒賣,每日波幅有數得計,風險相對有限。
只不過很多投資策略屬於機構和專業投資者領域,散戶缺乏合適的工具和資訊,往往難以競爭。
又需要大量的精力時間專注在市場,如非全職基本上很難做到。
筆者日後再講即日炒賣的心得,今期講一講一般業餘散戶投資者,最為適合的投資策略。

選股策略逐個捉

首先講幾個選股策略。
第一個概念,相對強弱。
相對強弱並非指RSI,而是相對於大市的強弱,這一概念,由知名基金經理William O’Neil應用取得巨大成功之後推廣於世。

後起之秀包括Mark Miniverni、Oliver Kell及Kristjan Kullamägi等一眾投資比賽冠軍,他們皆在股市內賺取了驚人的回報和財富。
若然研究他們的技術,發現他們的相似之處在於跟隨趨勢,尋找那些潛力遠超大市表現的個股。
這些股票,通常都會在早期表現出強於大市的獨立走勢。

高波動率有利有弊

第二個概念,波動率。
這一點是與眾投資冠軍有分別的地方,投資冠軍傾向於高波動性的股票,理由很簡單,高波動性才會有超高回報。
高回報聽起來很美好,如果不加後半句就疑似騙案。
後半句是,高波動性高回報,但面對的是低成功率和較高風險,因此必須特別注重止損和風險管理,這是適合經驗豐富的職業選手。

幸運的是,根據研究數據顯示,低波動率的個股,平均來講較能夠取得超額回報。
筆者想背後的理由,應當是低波動率,往往因為背後股東有較強持貨能力,包括長線投資和機構。

宏觀因素推動板塊效應

結合以上兩點,筆者通過量化這兩種特質,選出符合條件的港股,這些股票是容易繼續出現持續上漲的個股。
接下來,進入第三個重要概念,那就是板塊效應。
量化選股列表,筆者會用板塊進行排序,這樣的做法,可以讓用家清晰看到那些板塊的個股較多。
而且,要特別留意那些出現較多選股的板塊,或者選股持續增加,又或某些新增的板塊,其至是那些長期處於列表中的板塊,這中間就當屬港股常客銀行股和電訊股。

當讀者加以分析,應該不難發現,其基本面背後有宏觀因素推動。
在經濟預期較差的時候,內地國債不斷攀升,資金追求安全和派息,同樣具有這種特質的就當屬內地銀行股和電訊股。
而本地銀行又受惠於美國減息放慢,淨息差有改善預期。
無論背後甚麽原因,通過選股列表可以一窺大戶動向,跟隨他們搭順風車,較為容易取得理想兼穩定的回報,趨吉避凶。
圖表是目前部分選股列表,最新的選股列表請前往MTA公開頁面免費獲取。

平穩回報策略 港股選股列表此中尋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Jack(股無雙)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