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災過後反思|錢琛專欄
廣告
上週加密貨幣市場劇烈波動,讓不少投資者措手不及。比特幣(Bitcoin)價格一度跌破92,000美元,以太幣更在一天內暴跌30%,市場瞬間從狂歡轉為恐慌。貿易戰的開打被視為導火線,但市場的崩潰從來不是單一因素所致,尤其是槓桿交易的連鎖反應,往往會讓局勢雪上加霜。
這次幣災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大量多頭倉位的爆倉。
據統計,幣災當天24小時內長倉爆倉金額高達20億美元,遠超空頭倉位的爆倉規模,也是近期較高數值。
這再次揭示了一個長期存在的現象:散戶投資者更喜歡用槓桿合約押注市場上漲,風險實在太高。
儘管市場整體表現慘淡,但比特幣的韌性再次得到了驗證。
在這次幣災中,比特幣的跌幅相對較小,並且在短時間內迅速反彈。這就呼應了筆者之前提及的比特幣減半效應。
低買高賣比特幣
歷史數據顯示,比特幣在減半後一年往往會迎來一波強勢表現。因此,對長線投資者來說,比特幣仍然是相對穩健的選擇。
撰文:錢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