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市 今日招股 每手4444元 抽揸沽攻略懶人包 | IPO | 新股分析 | 同股不同權
撰文:Smart ED編採部 |圖片:新傳媒資料室
小米押後發CDR
小米是次發售的21.8億股中,65.3%為新股,34.7%為舊股。新股發售當中5%在港公開發售。
發售股份已獲得七名基石投資者承諾認購,包括中投公司旗下中投中財、中移動、高通、國開行旗下的私募基金,以及保利集團、順豐及招商局,合共認購5.48億美元股份。基石投資者禁售期半年,而大股東雷軍禁售期一年。
小米集團本週二(19日)表示,公司經過反覆慎重研究,決定分步實施在香港和大陸境內的上市計畫,即先在香港上市後,再擇機通過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的方式在境內上市。
市況不穩 影響股價表現
小米近期市值或是集資額,均與年初消息大幅縮水。惟估值稍微下調也有好處,起碼上市後股價造好的空間會較大。
以往一些公司估值太高時,反而上市後股價會出現壓力。不過日前港股表現受壓,影響大市氣氛,同時散戶對於認購小米有保留,料會影響小米上市氣氛。
小米集團推遲A股發行CDR的主因可能與在A股定價過低有關,A股市場和香港市場的最終估值定價差異較大,尤其A股市場整體偏弱,小米集團CDR募資人民幣300億元規模,可能也會對市場形成較大衝擊。
孖展認購 小心賺價蝕息
對於一般散戶,究竟應否參與認購小米新股?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建議,即使投資者有意認購,較妥當方法是一人一手認購,博上市後有10%升幅便沽貨。
張智威不建議以高成數孖展認購,因為近日息口抽升,分分鐘有機會賺價蝕息。
事實上,較早前在港上市的新經濟股,給平安好醫生(1833)、眾安在綫(6060)等,上市後股價都先升後跌,至今仍低於招股價「潛水」。
小米上市 估值不便宜
張智威坦言,即使小米已削減集資規模,值集資370.6億至479.6億元仍不是少數目。而且小米上市市盈率達39至51倍,而蘋果公司市盈率僅20倍,反映小米估值仍是偏貴。
本刊前往深圳直擊小米的手機發布大會,以及小米之家與小米生態鏈公司,了解用家及業界對小米的觀感,並訪問對科技股研究甚有心得的易方資本高級分析員關博文,以多角度分析小米的投資價值及發展前景。
易方資本關博文直言,新經濟公司利用「同股不同權」方式,在美國很普遍,如今在港引入,對資本市場來說,一定是好事。
至於外界認為此上市方式存在一定的風險,他則表示,或可透過其他方面的監管去保障股權上的安全。
關博文稱,小米的手機業務仍是未來主要增長動力,因其收入佔比最大。
「手機產品毛利率低,加上內地手機市場競爭激烈,令小米的手機業務近年面臨轉捩點。不過小米的手機業務在海外市場發展得不俗,未來業務的增長點將是海外市場的銷售。」
事實上,截至2017年年底止, 小米已是全球第五大智能手機公司,智能手機銷量達9,140萬部,同比增長64.9%。
而截至2018年第一季,小米已成為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製造商,同時是印度出貨量排名第一的智能手機公司。
新經濟股具一定風險
關博文認為,小米的行業定位很廣,它不單只是手機製造商,更擁有互聯網及零售業務,因此可歸納為軟件股、手機股、零售股或互聯網股亦可。
從商業的角度去看,涉足多個業務並不代表一定值得投資。
關博文稱,「公司業務多元化是一個賣點,但不足以把其估值捧到很高。其互聯網業務擁有高毛利,才令投資者覺得高估值仍是合理。」
他更奉勸投資者,買入小米個股前,應先熟讀其招股書,了解到其業務模式,不要盲目跟隨市場入市,始終投資新經濟股具一定的風險。
本地化設計攻印度
小米的市場除了在內地外,亦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今年首季在印度的智能手機出貨量達910萬部,市佔率高居印度第一。印度是小米除內地以外的最大市場。
小米於 2014年進軍印度市場,於三年半內成為印度按出貨量計排名第一的智能手機公司。
小米在當地建立新零售基礎設施以分銷產品及服務,除在線小米商城外,於印度的線上銷售渠道亦包括 Flipkart 、 TVS Electronics及亞馬遜等流行電子商務市場。
線下渠道包括小米之家的廣泛網絡及第三方運營的授權零售店。
本地化設計是小米在印度市場取得成功的另一主因。由於印度平均氣溫較高,小米為印度市場定製產品,增強硬件產品的耐熱性及抗腐蝕性。
目前,小米正在擴大印度市場的產品組合,如今年2月發布小米電視。
6月6日,據《印度時報》報導,小米涉足當地個人社交軟體業務,牽頭參與印度本土即時通訊軟件ShareChat的1億美元融資,小米公司與雷軍私人的風險投資基金順為資本,以及香港晨興資本都有參與是輪投資。
ShareChat目前估值達4億美元,與去年融資時的估值相比大增4倍。
抱著高性價比的原則,小米在海外市場,尤其是新興市場的出貨量相當亮眼。
根據 IDC 統計,就 2017 年第四季度出貨量而言,小米於下列15個國家及地區名列智能手機品牌前五名:印度、緬甸、烏克蘭、內地、埃及、 希臘、以色列、卡塔爾、俄羅斯、印尼、新加坡、波蘭、保加利亞、捷克及哈薩克斯坦。
為產品選擇新銷售目的國家及地區時,小米優先考慮人口眾多、具有良好電信基礎設施且具有戰略重要性的市場。
除印尼所售智能手機為根據質量控制指引於當地組裝外,小米直接將成品運往該等當地市場。
物聯網成增長動力
物聯網被視為繼電腦及互聯網之後,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波浪潮。隨5G網絡將在2020年普及,智慧城市、車聯網、智能家居等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一日千里。
互聯網解決方案供應商思科公司預測,全球移動終端設備和連接數到2021年將達116億部,其中包括83億部移動終端設備和33億部機器與機器(M2M)連接。
順應物聯網技術大潮,小米在手機取得巨大品牌效應之後,逐漸往其他智能硬件佈局,率先攻入智能家居領域,自主開發了小米智能路由器、智能電視、筆記本電腦、人工智能音箱四款產品。
毛利率和手機相若
同時小米投資與管理了超過210家公司的生態鏈,其中90多家公司專注於研發智能硬件及生活消費產品,通過生態鏈合作的方式進一步豐富智能硬件產品。
2017年小米物聯網及生活消費產品收入達到234億元人民幣,佔總收入佔比20.5%,同比增長88%,毛利率為8.3%,和智能手機毛利率相近。
易方資本關博文稱,小米物聯網業務增長力強,小米手環、手錶、家居用品等產品,推出市面後銷售反應相當不俗。
而小米持有重大股權的華米科技(美股編號:HMI), 今年2月成功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成為首家在美上市的小米生態鏈企業。
華米業務的增長向來不俗,股價自5月開始更拾級而上,可見未來小米在可穿戴設備業務的發展增長亮麗。
小米在物聯網方面的產品採用高性價比的銷售策略,如在美國找一件同類型產品比較,小米產品價格可能只是美國的五分之一,但功能上卻不比美國出產的遜色。因此,小米的科技產品一直以來都有很多捧場客。
小米官方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止,撇除智能手機及筆記本電腦下,小米已連接超過1億部智能終端設備。
這些產品互聯互通,為其互聯網服務提供專屬平台。小米亦發展出一系列生活消費產品以進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並將用戶流量導向自己的零售渠道。
內地首間小米之家旗艦店位於深圳南山區萬象天地,佔地600平方米,分兩層。
小米、長和結盟拓海外
深圳小米之家去年11月底正式營業,店舖的設計來自前蘋果專門店的設計師,因而與蘋果店的裝潢十分相似。
店員梁超表示,現時旗艦店已成為萬象天地的一個重要租戶,可帶動人流。
小米香港羅燕亦表示,今年5月開張的香港小米之家旺角店人流爆滿,反應超過預期。
她指若找到合適的鋪位,將在香港繼續開店,主要考慮人流量及用戶群所在。
她透露,較受香港人歡迎的產品包括小米MIX 2S手機、紅米5手機、手環及電飯煲。
小米目前有與長和(00001)合作,在旗下100多間豐澤電器內出售小米產品。
羅燕認為用戶消費形式多元化,在其他零售店銷售小米產品不會影響小米之家的營業額。
小米目前亦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在海外有200多家門店,當中以授權店為多,已進駐的歐洲國家包括西班牙、法國及意大利。
物聯網普及帶來大量在線連接設備,可隨時隨地收集用戶數據及偏好,透過實時傳感器獲得的數據可用作研發額外應用程序。
小米將自己定位為以手機、智能硬件和物聯網平台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惟手機市場飽和,而物聯網市場方興未艾,小米在物聯網的佈局或在將來成為其未來增長動力之一。
生態鏈公司分享生意經
小米於2013年成立小米生態鏈,為智慧家電市場作佈局。
小米的生態鏈公司為數眾多,截至今年3月底止,小米通過投資和管理的生態鏈由逾210家公司組成,其中超過90家公司專注於研發智能硬件和生活消費產品。
小米選擇的投資公司主要有三大範疇,分別是手機配件、智能硬件及生活消費產品。
生態鏈銷售額達245億
小米生態鏈實際上擔任近似創業孵化器的角色,到全球找尋合適的公司。
小米參與投資、並提供小米的資源,協助這些公司推出更好產品。
戰略意義上,小米借助生態鏈快速積累起來的品牌效應可以在多個領域得到利用和釋放,將品牌價值放到最大,同時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
在生態鏈加持下,小米從只有智能手機或筆記本電腦等少數產品的「驅逐艦」,變成有眾多週邊商品支援的「航空母艦」艦隊。
隨處可見的小米生態鏈產品,儼如一個個流動廣告牌,為小米贏得大量用戶。
以小米之家為例,有了手機配套、智能硬件及生活消費產品後,店鋪人流量就比單純賣手機高出很多。
小米招股書引述艾瑞諮詢基於 2017 年出貨量的統計,全球第一的移動電源、空氣淨化器和電動代步車公司及在內地排名第一的智能穿戴設備公司均是小米的生態鏈公司之一。
這幾家公司依次估計是紫米、智米、納恩博及華米(美股編號:HMI)。
後者更於今年2月於美國紐約交易所掛牌上市,目前市值達6.83億美元。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