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股

尋找港股黑馬 兩隻食品股發力追落後 | 港股分析

投資

廣告

【港股分析.食品股】過去數月投資者炒作食品股消費升級主題,帶動股價屢創高位。不過,市場上仍然有滄海遺珠,去年底上市的日清食品(01475),品牌名氣絕對不遜於同業,但股價仍在招股價水平浮沉;而達利食品(03799)貴為內地休閒食品龍頭,惟股價仍未反映實際價值。

撰文:勞總 |圖片:中新社、新傳媒資料室

日清擁即食麵品牌

日清食品主攻中、港兩地的食品市場,去年12月從母公司日清食品控股分拆出來。日清這個即食麵品牌由安藤百福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創辦,1971年正式登陸香港。

為配合品牌多元化的發展策略,集團於1990年收購銷售公仔品牌即食麵及冷凍食品生產商永南食品;2012年購入福字品牌商標,進一步擴大市場分額。

2014年透過與日本湖池屋戰略合作,將業務伸展至零食及洋菓子產品。上市前收購捷菱逾五成股權,藉此拓展飲料、加工食品及醬料業務。

日清銷售穩步復甦

日清食品現時為本港最大即食麵生產商,市場佔有率超過六成(見圖)。除即食麵外,日清亦是本港第二大冷凍點心生產商,本港市佔率達25.2%。

不過,公司在內地發展則相對落後,市場排名第五,即食麵整體市佔率僅2.6%;若以售價為5元人民幣以上的優質即食麵市場作分類,集團市佔率接近兩成,位列第二。

品牌家喻戶曉

日清上市其中一個目的,是進一步擴展內地業務。其品牌家喻戶曉,招股前已獲不少供應商及友好捧場,包括可果美、松井味噌、伊藤忠商事、三菱商事、有成行辦館及楊協成等均入股成為基礎投資者。

不過,上市時全民聚焦創新經濟新股,屬舊經濟股的日清,招股反應未如預期熱烈,公開發售部分超額認購32倍,以貼近招股範圍下限3.54元定價。掛牌首日更全程「潛水」,收市價較上市價低4.8%,報3.37元。

日清於3月底公布上市後首份全年成績表,去年收入29.02億元,按年增長10.4%。毛利10.34億元,按年輕微倒退0.6%;受銷售成本上升拖累,毛利率收窄4個百分點,至35.6%。

純利1.95億元,大升115.2%。因集團出售上海松江區生產廠房錄得一次性收益3,530萬元,以及期內減值虧損減少。派末期息7.3仙,相當於派息比率40%。

將港模式複製至內地

按地區劃分,去年香港業務收入按年增加18.9%,至13.86億元。期內即食麵銷售額雖然輕微減少,但新收購捷菱分銷業務帶來收入貢獻,令香港分部的溢利按年增長20.7%,至1.09億元。

內地業務收入止跌回升,去年達15.16億元,按年上升3.6%。不過,由於廈門及平湖廠房近兩年相繼投入營運,令相關折舊開支增加;加上內地原材料價格上升,令分部溢利按年減少23.8%,至1.33億元。

野村認為,日清有能力將本港的成功發展模式,複製至內地其他城市。

日清每股淨現金近1.5元

以其品牌知名度,可進一步拓展內地高檔即食麵市場,以配合內地消費升級的趨勢。論高檔產品的盈利及增長潛力,日清產品亦較低端品牌優勝。

根據管理層的觀點,未來將會推出更多創新產品以配合內地不同渠道。野村預測日清於2016至2019年內地業務收入的複合年均增長率可達8%,中長線會成為增長動力。

對於日清首份成績表,野村認為大致符合預期,收入較預期略高,主因是去年下半年銷售有較強反彈。

本港業務收入由上半年按年倒退8.9%,下半年扭跌為升5%;內地業務收入則由上半年上升1%,提速至下半年上升6.3%。惟期內整體經營溢利率下跌1.8個百分點,主因是捷菱的邊際利潤較低,拖低了整體表現。

星展唯高達看好日清

因應銷售強勁,野村調高日清今、明兩年純利預測7%至8%,分別至2.19億及2.38億元。野村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則由4.1元上調至4.4元,相當於2018年預測市盈率21.5倍,潛在升幅約三成。

星展唯高達看好日清多元化品牌組合,以及適應消費市場的研發能力。該行預測2017至2019年純利複合年均增長率可達14%,即2018及2019年純利分別2.18億及2.53億元。首予日清評級為「買入」,目標價4.39元,相當於2018年預測市盈率21.6倍。

事實上,日清估值仍然落後,較同業康師傅控股(00322)及統一企業中國(00220)吸引。

值得留意的是,公司持有現金及定期存款達21億元,扣除流動負債及非流動負債後的淨現金為12億元,相當於每股持現金1.5元,現價相當超值。

大行留意達利

另一隻上市多年的食品股達利,近一年開始有較多大行留意並納入分析研究名單。達利於2015年11月招股時,市場反應冷淡,公開發售部分僅獲足額認購,以近招股範圍下限5.25元定價,首日掛牌潛水收場。

達利食品來頭不小,1989年成立時為惠安美利食品廠,至1992年才正式取名為達利食品。多年來實施多品牌策略,發展旗下食品及飲品兩大產業。

至今產品線已極為多元化,包括餅乾、糕點類烘焙食品、曲奇、薯類膨化零食、八寶粥、涼茶、茶類飲品、豆奶,以至保健功能飲料等。

生產配套上亦同步擴張,現時在內地16個省市合共有逾30個生產基地,當中包括全亞洲最大的馬鈴薯全粉生產基地,以及自設包裝印刷設施。

達利勝在多元化

回顧去年業績,收入增長11%至197.99億元人民幣。包括糕點類、薯類膨化零食及餅乾等食品業務收入達99.72億元人民幣,按年增加2.1%,其中薯類膨化零按年升幅最顯著,達20.1%,至22.56億元人民幣。

飲料業務收入按年增加12.5%,至85.98億元人民幣;功能飲料及植物蛋白和含乳飲料增幅均逾三成。

整體毛利74.58億元人民幣,升9%。整體毛利率收窄0.6個百分點至37.7%;食品及飲料業務毛利率分別35.2%及45.5%,增加1個百分點及下跌0.1個百分點。

達利純利增長9.5%

期內純利34.34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9.5%;純利率收窄0.3個百分點至17.3%。末期息按年減少44.4%至0.1港元。

摩根士丹利認為,雖然核心銷售低於預期,但整體業績符合預期,故維持「增持」評級,目標價9元。

高盛指達利盈利能力雖較預期差,但新產品及銷售渠道前景仍吸引,評級維持「買入」,但2018至2020年純利預測調低6%至8%,分別至38.94億、44.76億及50.29億元人民幣;目標價由9元降至8.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