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投機原理4大觀念 美股隊長公開比特幣大賺337%的炒作手法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美股隊長
「要搞清楚,這個世界的價格,大部分由大型基金主宰,即所謂的聰明錢(smart money),其實我們作為散戶也只能free-ride他們,他們用了很多錢收集股票,貨源歸邊炒上突破,作為散戶也只能跟進。」吳瑞麟說。
(一)買在突破高位
在美股隊長的哲學內,突破歷史新高買入,好處是止蝕點容易設定,當行情不似預期就離場,不用把資金壓死。
「不一定要在低位買,如果2018年低位買比特幣,就要坐幾年艇,失去了幾年獲利的機會,沒有信念更加會在低位斬倉。」
創歷史新高有第二重的意思,代表市場證明這是好的資產,而且聰明錢正在暗地買入,在這個位置亦沒有蟹貨,炒上沽壓少,變相更安全。
「強手買股票時,是不會周圍說,11月時我說買比特幣,當時沒有太多主流傳媒提起,大眾仍然停留在『騙局之說』。」
當時主流意見對比特幣仍抱有懷疑之中,但吳瑞麟指,從走勢來看,大戶的確是收了兩、三年貨,但最後,比特幣價格大漲至60,000美元,大眾開始相信故事,此時大戶就向散戶出貨。
他認為大部分散戶總愛貪便宜「撈底」,在分析價格時大有盲點,「比特幣首次上30,000美元,很多散戶覺得很高而不買,但60,000美元下跌到30,000美元,大家就會覺得很便宜,其實價格都是同樣30,000美元。」
他說沒有蟹貨的30,000美元是最好的,而且當時大戶拉升價格,需求高於供應;60,000美元跌一半看似很便宜,其實上面有大量蟹貨。在吳瑞麟眼中,以太幣(Ether)的炒作是類似原理。
既然股票要買在強勢之時,那又應該買甚麼股票呢?吳瑞麟認為應該有大買大。
「一隻股票要有Tesla、Zoom(美股代號:ZM)、富途般的升幅,前提是公司能吸引基金買入。」他指,這些公司一季錄得數以倍計的盈利爆發,對基金吸引力很大,而且品牌也是人人認識。
(二)大股票原則
這個觀點,跟成長股大師William O’Neil的「大股票原則」(The Big Stock Principle)不謀而合。
大股票原則指,在任何經濟和市場週期中,某些公司代表一個新行業、新經濟發展的主要經濟驅動力,由於關鍵公司代表著經濟週期,機構別無選擇,只能擁有這些股票。
「炒股票是先吸引基金買入,再吸引散戶高位入場,最後就是大跌,故事愈吸引愈容易完成這個過程。一間沒有人認識、市盈率低的公司,雖然估值是便宜,但故事吸引力不足,很難吸引大基金入場,由於散戶不認識,也難以吸引散戶入場。」
同理,比特幣、以太幣也是虛幣之中最多人認識,所以吳瑞麟選擇投資此兩種幣。
(三)找出主題
吳瑞麟指在實戰上,每一個時期都有主題,「去年4月到7月炒雲概念;8月至9月新能源;今年1月大麻股;來到最近開始炒半新股機器磚塊(Roblox,美股代號:RBLX)。」
他建議散戶要多留意不同資產的走勢,有助建立大局觀,如商品、債券、股票,最少要有概念知道哪一種資產較強。
近期,最強的則是商品,「銅價在一個月前突破,不少商品也開始突破,但沒有太多傳媒報導」,目前股票只是第二強;債券最弱。
其他國家指數ETF也要留意,非美股票近日上升了不少,例如歐洲股市正處於強勢,但同樣,坊間媒體亦鮮有提起,「在升勢初期,一般不在大眾的視線之內,在大眾忽略時突破交易,待到拋物線升幅大眾追入之時,你已在賺錢。」
另外,他提到要想像半年後的頭條,率先部署好未來主題,換言之,現在要開始想像11月會看到甚麼。
「我認為到時會看到6%至7%通脹的頭條新聞,所以現在買入相關股票、資產,待眾所周知之時沽出。」
他指,散戶應該盡量參與主題,他以Plug Power(美股代號:PLUG)為例,「股價在去年12月時只有27元,去到今年1月底見75元,這只是一隻『故事股』,捉到主題有助提升勝算,因為在強勢行業內,豬都識飛天。」
(四)讓市場說話
不過,吳瑞麟坦言,捕捉強勢股、增長股亦有難賺錢的時候,在過去三個月,突破策略就不太見效。
「不斷交易的時候,市場會給你反饋。去年創新高突破買入策略往往即賺20%至30%,此時市場會跟你說策略有效; 但在今年的2月開始,大戶開始出貨,每次突破就沽給散戶,頻頻的假突破導致不斷止蝕,做了幾次你就會知道不對勁。」
吳瑞麟強調交易不需要靠預測,但這些市場給予的反饋卻很重視,如果連輸多次就得減注、減少出手,或者策略上不要炒破頂。
不順利的時候,嘗試以小注交易作試探性買入,「金融怪傑」米奈爾維尼(Mark Minervini)稱之為「tiptoeing」,等於在浸浴前,也要用腳趾尖試試溫度,以投石問路的心態感受市場,順利的話就加注,贏谷輸縮。
「投資與駕駛相似,司機要一直留意路面,如果前面有撞車,不能繼續踩油門前進,你要減速,甚至調頭走。」吳瑞麟說。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