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夫婦裸辭做Youtuber無法維生 香港每五名年輕人就有一個想做網紅︳封面故事
今年3月,YouTube頻道「Brian在日本住」的一段影片,意外地成為網民茶餘飯後的話題。頻道由一對港人夫婦營運,他們約在半年前「裸辭」,帶著僅六個月的積蓄,以工作假期簽證移居日本,目標成為全職YouTuber。
然而,現實遠比想像殘酷,他們頻道收入微薄,不僅無法維持生計,更遑論支持頻道發展。為了扭轉局面,他們打算開設收費會員,希望觀眾「課金」支持,但遭到大批網民炮轟,質疑他們太天真,誤以為做網紅是輕鬆致富的捷徑。
諷刺的是,批評愈多,影片曝光率愈高,為他們帶來轉機。事實上,根據YouTube的演算法邏輯,只要影片愈多人討論,往往獲得更多流量。
成功絕非僥幸
網紅經濟的核心在於流量,依靠流量創造名氣及收入。然而,要在流量洪流中脫穎而出絕非易事。因此,部分人以另類方法突圍,而IShowSpeed便是成功例子。
雖然他在鏡頭前極癲狂,時有惹火、踩界言論,但備受Alpha世代(2010年後出生)追捧,躍升為國際超級巨星。
不少人認為,IShowSpeed純粹憑藉嘩眾取寵、發瘋裝傻走紅,缺乏真才實學,然而現實顯示,試圖複製他的人,大多失敗收場。
東方昇認為,IShowSpeed在直播中展現出獨有的個人特質,並非人人能模仿,「以我為例,我做的東西有時並不特別出眾。然而,我的想法往往具有原創性,只有我會去做、敢去做;加上演繹時融入些許幽默感,這使別人難以抄襲。」
AI缺乏原創性
網紅經濟的本質是一場注意力爭奪戰,而生成式AI的出現,進一步加劇了競爭,讓創作者能以更低成本打造吸睛內容。
東方昇認為,創作的真正價值在於原創性,講求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是很人性化的東西,亦是AI永遠無法取代,所以內容創作者要有創意,做些AI無法創作到的東西。如果只是將別人內容精簡,搬字過紙視為己出,自然被AI取代。
Rudi Leung說:「AI可以無限量產內容,但真正打動人的情感共鳴,仍然是AI難以模仿的部分。今天最大的挑戰,不在於你是否會做內容,而在於你能否創造出只屬於你自己的視角與語言風格。你不是單純在發帖,而是在建立一個可辨識、可被記住的『內容品牌』。觀眾不只是追看一條條影片,而是在追一種consistent的個性、風格與價值觀。」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