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炒股咁易發達 就唔會通街都是窮人

投資

廣告

筆者炒了18年股票,罕有地被一位新手問到「口啞啞」。究竟發生何事?

文:吳瑞麟(美股隊長)

股壇老兵難言之隱

話說兩年前,機緣巧合,結識一位「80後」股友。

他能避開2015至2016年的港股大跌;英國「脫歐」公投後,長揸亞馬遜(Amazon,美股編號:AMZN)等美國科技股,大獲全勝。

股友好事近,約食飯派帖,連其未婚妻Shirley及筆者太座,食法國大餐。

酒過三巡,平日寡言少語的股友,在未婚妻面前,細數過去兩年,如何於愛股跌到天崩地裂時,不畏沽盤如矢如雨;不懼熊軍殺聲震天。

至於宏觀拆局,個股研圖,掌握時機,乾淨利落,法度嚴謹,更不在話下。

及至散席,友酒意更濃,豪氣干雲曰:「炒股票,我未輸過,今年市旺,盲買都賺到笑,何況我等高手,哈哈哈。」

言罷,嘔吐大作,「斷片」倒下,弄得其未來太太尷尬苦笑,唯有合數人之力,抬離餐廳。

剎那光輝不代表永恒

樓下等Uber之際,Shirley出其不意地問筆者:「我未來老公,實在好叻仔,30萬元起家,連買樓首期都贏到返來。

「佢成日話,炒股票好容易,但我老豆做銀行分行經理,由細到大都同我講,十個人炒股票,一贏、二和、七敗。如果炒股票咁易發達,點解滿街都是窮人?隊長,你知唔知點解?

「這個…這個我也唔識答,如果我諗到答案,我一定會話你知。」

此問題,實在震撼,回家後久久不能入睡。

回想前塵往事,自己見過的神仙股,不計其數,如#蒙古能源(00276)s、#漢能薄膜發電(00566)s、福記食品(01175,現易名鮮馳達控股)s。

也見過不同派別的高手:財技、國策、期指、期權、科技、細價股,稱霸一時者,多不勝數。

但結局每多應驗歌手蔡楓華名句:「一剎那光輝,未必代表永恒。」

戰友盈利數月間悉數蒸發

身處華山之顛,光芒萬丈未幾,立時孤星消逝。神隱數年,方才重出江湖,但氣勢和眼神,卻再也不一樣。

事後回想,高手人劍合一時的氣度,以一字形容,曰:「傲」。至於絕招被破、愛股蒙難前,氣度曰:「迷」,即粵諺「被鬼迷」。

要長期戰勝股市如斯困難,愚見乃人會不知何故,忽然進入「被鬼迷」的精神狀態。還記得2008年時,戰友本贏50%,數月間盈利悉數蒸發。

戰法日日出血,卻不斷晝夜無間出擊,就像骰寶賭徒,已連開了100鋪小,卻像中邪一樣,硬是要買到開大為止。

類近例子:日本股神是川銀藏,上世紀「70年代」炒賣銅業股同和礦業,從120日圓收集,後不斷押股加注,持有公司總股數近一成。

原計劃在500日圓慢慢出清,但因當時蘇聯入侵阿富汗,金屬價大漲,股價單月飆漲近兩倍,控制不住心魔,把目標價改為1,500日圓。

未幾銅價急墮,巨額持股無法脫手,幾乎一戰破產。

至於「投機之王」利佛摩,畢生順勢而行,追漲殺跌,忽無故被棉花大王湯瑪斯所導,逆大跌勢狂撈棉花,極速破產,拙作《投資名人堂》已有介紹,在此不贅。

「財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的境界,我等凡人,有幾人能致至?器深財方厚,量淺水難留。

其實,很多人在股壇輸錢,都是原先有賺,但不懂判斷沽價時價,最後倒蝕。以下是筆者歸納的一些賣出法則。

贏錢有門路 判斷賣出時機5大法則

曾於基金研究機構理柏任資深分析員、著作甚豐的唐納凱西迪(Donald Cassidy),有一點與別不同:他投放很大心力,判斷「何時賣哪支股票」,從他曾出版《賣股票致勝戰略》(It’s When You Sell that Counts)一書,可見一斑。

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分享他對於離場的操作原則。

首先,他建議投資者,最好強迫自己,向感覺不安的方向移動。

他指出,求心安的決定,常導致操作失利,例如見別人賺錢,忍無可忍下進場,以期人有我有;又或者恐慌中,純因害怕而出清持倉。成功的決定,則多數令人不安;事後回顧,才覺理所當然。

第二個原則,是避免「永久持有」「愛股」。

某些市場公認的大品牌、好公司,常被無條件地當成長揸對象。

然而,有力長期處於頂峰的企業,少之又少,面對現今急劇改變的世界,受盡科技、管制、全球競爭等挑戰,情況更形惡化。

某隻股王,變成過氣,機率遠大於永霸天下。往昔巨企,如全錄、寶麗來、西爾斯,今日已無關痛癢。

買入前先設定賣出條件

由此引出下一項原則:買入前,必須設定賣出條件;否則,切勿行事。凱西迪認為,應先預想特定限期、情境及價格,一旦價格被觸及,又或限期已到、情境有變,就按計劃賣出。

最忌因為喜愛某產業、景仰管理層、認同公司的社會目標等,朦朦朧朧的理由,隨便買進。因為買進股票,目標是獲利,而非提供良好感覺。

另一項原則,是堅守「蟑螂理論」,盡快賣出。
所謂蟑螂理論,是指當見到蟑螂出現時,很少只有一隻,多數陸續有來。投資界以此比喻當公司有壞清息、醜聞,很少會是單獨事件。

當利淡消息浪接浪出現,死守那支股票,並不會換來「感恩圖報」,只會小則浪費機會成本;重則跌得一身傷。

尤其是如果原為機構愛股,翻身過程可能更為漫長。因為基金經理,短期內難以重拾信心,無力消化各路人馬為求自保,大量脫手的股份。

即使出現「死貓彈」,多數只是小幅而短暫。

不必固步自封

最後一項原則,是培養造淡的能力,不必固步自封。

皆因股價有起有落,不用錯失另一方向的機遇。正如雖然好天的日子較多,但也不能不準備雨衣、雨傘。

除此以外,凱西迪建議投資人,忘記三個價格:第一是自己的買入價,很多人除非打和;否則,絕對不肯賣出,通常機會不大,反而往往為討回幾%,愈陷愈深,則極普遍。

第二是公司全盛時期的最高價,投資人往往將之當成是該股票的「潛力」,然則大有可能,經過後續發展,現在已不可企及。

第三是自己買入後,曾經見過的最高價。

一個常犯的毛病,就是見過高價後,回落不肯賣出,而告訴自己,只要再見當時高價,就會賣出。為這個宏偉目標持倉,往往錯失僅餘的離場時機。

吳瑞麟(美股隊長):本地家族資產管理辦公室(Family Office)投資總監,Homeblogger美股投資課程導師,擅長美股投資,以及期權交易。

延伸閱讀:

牛市中場休息 終極撈貨位大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