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理財

理財知識 愈早識愈著數

投資

廣告

文:龔成       圖:Thinkstock

正確的理財觀念一定要從小開始灌輸,由於香港的學校並沒有提供理財教育,因此這個責任就落在家長身上,可惜不少家長都沒有向小朋友提供理財教育,以至在現時的社會中,不少年輕人有欠大量卡數、先洗未來錢、從不儲蓄等這類錯誤的理財習慣。

由小要開始

家長應從小開始教導,最初教育他們金錢為何物,以及錢從何來,教導他們金錢是由工作的努力後而得的,由於這些錢得來不易,因此不可胡亂花費,錢要用得其所。在小朋友擁有金錢、收入、支出這些概念後,就可從零用錢作為教育,由一天給一次零用錢,漸漸改變一星期給予一次,令他們自行分配,讓他們明白資源是有限的,並有珍惜的概念,值以訓練小朋友分配金錢的能力。

然後就是教導他們儲蓄的概念,要他們明白儲蓄消費、未雨綢繆的概念。而到小朋友大一點,開始掌握了之前的理財概念後,就會教導他們利息、錢搵錢這些概念,因為小朋友已有數學的知識,因此這些概念他們已不難掌握,但關鍵是要他們有實在的運用。家長可以鼓勵小朋友儲蓄,並在這筆儲蓄中自行提供一點利息作獎勵,他們就能在現實中明白儲蓄、利息是甚麼一回事。

而進一步就是鼓勵他們做小生意,這不只是理財的訓練,更加是對做事、認識社會運作的好機會,家長可視乎小朋友的能力而提供協助。無論是自己造小手作去賣,又或是將一些舊玩具出售,也可令他們對金錢有更深入的概念。而生意賺到的錢,部分可歸屬他們,部分可作儲蓄或慈善用途,值以教育他們相關的概念。

身教更重要

人類在學習事物的方法中,學校單向式的教學,即是學生乖乖聽老師說教,以及課本上文字上的接收,都不是很好的學習方法,因為真正能令學生明白及掌握的方法,其實是親身體驗。所以在理財教育中,要小朋友自行分配零用錢、養成儲蓄的習慣、有利息的鼓勵、做小生意,這都是重要的教育模式,而對小朋友的影響更會是一生的。

最後,家長的身教亦是同樣重要,因為家長絕對是小朋友模仿的對象,所以作為家長的必需要以身作則,這是長期的潛意式灌輸,小朋友在這樣的環境成長,自然會變成這個模樣,令他們更自然地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

編按:龔成是於公屋長大的80後青年,畢業後於銀行從事投資相關工作,雖然月薪僅萬多元,但因為理財及投資有道,只花五年時間,於28歲已累積到100萬元資產,目前淨流動資產有數百萬元。著有暢銷書《80後百萬富翁》、《80後2百萬富翁》及《財務自由行》,並出任創富課程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