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持續增持黃金 金價創新高可期︳葉佩蘭專欄
今年以來,黃金上漲近30%,素有「華爾街空神」之稱的對沖基金經理保爾森(John Paulson)表示,央行大規模買入推動黃金加速上漲,認為「黃金需求的主要驅動力是央行試圖逐漸從紙幣多元化轉向黃金作為儲備貨幣,這種情況不會改變」。
作為華爾街最堅定的黃金支持者之一,保爾森表示,隨著投資者從美國股票、債券和美元逃離至避險資產,同時全球貿易戰的陰影籠罩經濟前景,黃金正「邁向一個新的估值水平」。
保爾森受訪時表示:「這一趨勢將會持續,其強度將取決於政治發展情勢。」週二特朗普多次呼籲美國聯邦儲備局立即減息後,現貨黃金短暫突破3,500美元,創歷史新高。
地緣政治風險日益嚴峻
另一方面,全球央行近年以來持續大幅購買黃金,成為推動金價大幅上漲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2024年全球央行購金總量達1,045噸,連續第三年超過1,000噸。
進入2025年,全球央行的購金動能延續。數據顯示,全球央行1月淨購黃金18噸,2月全球央行淨購黃金24噸。
世界黃金協會稱,在地緣政治風險日益嚴峻的背景下持續的購金趨勢,表明黃金在官方外匯儲備中的重要戰略意義。
受黃金需求高企影響,高盛最新報告將其年底金價預測上調至3,700美元,高於先前的預測3,300美元,理由是央行需求強於預期,以及衰退風險上升推動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流入增加。
高盛報告表示,預計央行每月黃金購買量平均將達到80公噸,高於先前預測的70公噸,且遠高於2022年前每月17公噸的基準水準。
高盛經濟學家認為,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機率為45%。
高盛報告指,若央行購金達到每月100公噸,高盛預測2025年底金價可能升至3,810美
元。若發生衰退,ETF流入可能回到疫情期間水平,支撐金價至年底達到3,880美元。
高盛分析師稱任何金價的回調都應視為進場機會,同時仍然建議持有黃金多頭部位,並稱其為大宗商品中「最具信心的觀點」。
作為對比,摩根大通(JP Morgan,美股代號:JPM)最新預測,隨著避險需求急升,黃金價格有機會再創高,挑戰4,000美元以上新里程碑。
路透社報道,摩根大通分析師週二最新報告指,看好在美中貿易戰、經濟衰退風險等因素推動下,未來金價可望持續走揚, 預估2025年第四季將站上3,675美元,2026年第二季有機會朝4,000美元挺進,如果情勢比想像中糟,顯著高於預期也是不無可能。
建議投資者在3,346.5美元購入(6月)期金,
目標價3,441.3美元;止蝕3,295.3美元。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