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市場競爭格局 再起波瀾︳陳宋恩專欄
近期內地外賣市場再起波瀾,原因是京東集團(09618)進入外賣行業。
京東在手機應用程式(App)推出「品質外賣」,讀者可打開App查看京東的「品質外賣」。
平台以提供補貼增流量
筆者直觀上看,很多項目都有價格優惠券吸引消費者下單,反映平台以提供補貼增加流量,但當前網上商家數目不多,京東在媒體強調商家品質較好,所以這外賣業務稱為「品質外賣」。
筆者認為,這是初期電商平台,進入外賣業務市場必經的過程或必用的手段。
外賣平台成功需要商家、消費者及快遞員同步增長,才能實現規模效益的提高。
幾年前,抖音也推出外賣平台服務,當時也引起市場關注,認為抖音能威脅美團(03690)及阿里巴巴(09988)的餓了麼。
如抖音這超大型的網絡平台進入外賣平台業務,也需要面對如何建立快遞配送網絡的門檻。
已過幾年,抖音做外賣業務的成果及是否能成功搶佔美團及餓了麼業務,市場已經能清楚判斷。
內地媒體多報道京東的外賣業務挑戰美團為主,導致後者股價受壓。特別是內地媒體廣泛報道平台搶快遞配送員,美團作為內地最大外賣平台,它的快遞配送隊伍將成為被搶人對象。
從過去外賣行業競爭格局變化,可有以下特點。阿里巴巴雖然經營餓了麼外賣服務,但阿里的主營業務不是外賣業務,它的外賣業務是核心電商零售業務的延伸。這情況與當年抖音發展外賣業務類同。
相反,美團的本業來自外賣快遞,也是當前核心業務之一。
為甚麼阿里巴巴及抖音在外賣業務領域超不過美團,筆者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管理層對外賣業務的長期投入及重視程度。
外賣是美團的核心業務,自然得到公司領導重視及公司資源長期投入維持競爭力,時間愈久競爭力的高下就明顯體現在業務上。
股價短期波動擴大
當前京東發展外賣業務也是其零售電商業務的延伸,它能否搶佔市場較高的分額,不是看它短期推出甚麼營銷推廣活動,更要看它是否希望發展外賣業務為主營核心業務之一。
當然,投資市場短期會受京東的外賣業務推廣影響,從而擔憂美團外賣業務受到不利影響。
從競爭格局角度看,京東進入外賣業務對競爭力較弱的非美團外賣平台來說有更大的影響。
總的來說,筆者認為,財力豐厚的大型電商平台進入外賣業務門檻不高,但能否動搖當前市場競爭格局,還要看新來者對業務的長期投入及專注度,然而不同電商平台之股價短期波動應會擴大。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