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

中國一月外資創四年新低 面臨經濟挑戰

投資

廣告

中國一月份外資投資創四年新低,面臨多重經濟挑戰。商務部週三公布,一月份使用外資達到976億元人民幣(約13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3%。這一數據顯示出中國經濟開年不利,繼去年外資總額大跌27.1%至8263億元人民幣(約1134億美元)後,投資趨勢仍呈下降。

政策應對及挑戰

副商務部長凌繼在週四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全球經濟復甦緩慢、地緣政治緊張及保護主義上升是外資減少的主要原因。此外,跨國公司調整策略,導致汽車、機械和服裝等關鍵行業的外資減少。為吸引外資,中國政府推出了一項包含20個點的行動計劃,旨在進一步開放市場、改善監管支持,並吸引對中國上市公司的長期投資。

外資撤退與經濟前景

外資的流出反映了中國經濟的深層問題。面對經濟增長放緩,北京方面承諾擴大在電信、醫療和教育等行業的全外資所有權試點計劃,並制定新政策鼓勵外企在華再投資,放寬對外企使用國內貸款的限制。此外,美國總統重返辦公室後,迅速重燃舊有貿易緊張關係,對中國進口商品實施了10%的全面關稅,這進一步加劇了中美之間的經濟摩擦。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