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銀行綜合盈利 揭示巨額投資隱性收益
除了關注銀行股東應佔利潤外,還需要關注銀行股東應佔綜合利潤,因後者更好地反映了銀行的全面盈利能力。
由於會計處理方法的原因,銀行持有的債券及股權等部分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不會反映在歸屬於銀行股東應佔利潤中,而是反映在歸屬於銀行股東綜合利潤中。但分析師和媒體通常會討論前者的變化或趨勢,很少討論後者。
大型國有銀行公布半年業績顯示,股東應佔利潤同比倒退。上半年,工商銀行(01398)、建設銀行(00939)及中國銀行(03988)股東應佔利潤分別為1,705億、1,643億和1,186億元人民幣,分別同比下降1.9%、1.8%和1.2%。筆者不評論農行,有利益衝突。
市場反應負面,恒生中國內地銀行指數下跌從8月末至本週三(9月11日)累跌4.3%。權重銀行股下跌,同期恒生指數下跌4.2%。
然而,上半年,工行、建行及中行股東應佔綜合利潤,分別為1,995億、1,845億和1,421億元人民幣,分別同比上升4.1%、4.2%和0.1%。
如果考慮股東應佔利潤,它們上半年利潤是下降的;但如果考慮後者股東應佔綜合利潤,它們上半年的利潤是上升的。
此外,工行、建行及中行綜合利潤總額比利潤總額,分別多出約290億、202億和235億元人民幣,意味著股東應佔利潤總額,無法充分反映銀行2024年上半年的收益盈利能力。
債務工具投資未實現收益
為甚麼綜合利潤總額大幅高於利潤總額?哪些類型的收益尚未從股東應佔利潤中反映出來?有兩項巨額未實現收益,未反映在股東應佔利潤中。一是權益工具投資未實現收益;其次,債務工具投資的未實現收益。
上半年,工行錄得債務工具未實現收益總額(扣除撥備後)約為262億元人民幣,建行約為183億元人民幣,中行約為235億元人民幣。這些收益項目反映在綜合利潤總額中,但不反映在利潤總額中。從數字上可以看出,銀行內部的投資團隊非常專業、具有較強的投資能力。
而且,巨額未實現收益也反映出銀行投資團隊善於判斷經濟週期、行業週期、利率週期等,做出長期投資決策,從而報告巨額未實現收益。
由於大多數投資者以市淨率(P/B)來評估銀行股,這些未實現的收益將推高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股權值;相反,市盈率(PER)以股價及每股收益來計算的,但每股收益不包括綜合利潤中列報的未實現收益和虧損。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