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利豐高級中間人角色價值

投資

廣告

利豐(00494)透過美洲、歐洲、非洲及亞洲逾40個國家及地區,提供配送中心,為零售商及知名品牌提供環球供應鏈管理服務。集團主要由貿易、物流及分銷三大業務網絡組成。

貿易:以採購代理,又或直接買賣者身份形式,為零售商、品牌商及批發商提供採購服務;
分銷:以批發的形式,為零售商提供設計和產品;
物流:則在大中華、東南亞地區為自身經營的產品提供物流服務。

在這幾項分類中,以貿易佔比最多,約六成,但其實這三大業務網絡會相互銜接,因可提供更為全面的物流方案及國際貨運代理服務。

剖析利豐高級中間人角色價值

從地區分類中,美國業務佔貿易業務網絡總營業額60%,而歐洲及其他地區業務分別佔18%及14%。當中又以成衣為主,佔營業額約六成半,其餘則為消費類品。

先看看利豐於2010至2014年之生意情況:
營業額:159/200/202/190/193(億美元)
盈利: 5.5/6.8/6.2/7.3/4.4(億美元)

註意:上述數字包括已終止業務,而這業務將對2013、2014年的盈利數字產生調整上的盈利與虧損,若只計算持續經營業務,2013年的盈利為6.4億元,而2014年則為5.7億元。

剖析利豐高級中間人角色價值

從業績大致看出,雖然生意算是平穩,但卻有倒退情況出現。利豐其實甚為依靠美國,因此美國的經濟、消費情況,將會對其盈利有不少影響。另外,歐洲及俄羅斯去年經濟亦未見向好,對利豐亦造成影響。

經歷幾年的調整後,美國經濟可說已重返向好勢頭,正逐漸好轉。而經歷了這次金融海嘯後,相信美國經濟會展開一個向上的週期,雖然未必會是大繁榮期,但相信是持續向好的,故長遠此股必然是正面的。

當然我們不能單看美國情況,最重要還看企業本身。利豐的客戶經營不同範籌,涵蓋時裝、童裝、運動裝、戶外服飾、手袋、配飾、鞋類、美容用品、傢俱、家居擺設、家紡、季節性產品及禮品等。有不同領域的品牌商和零售商,如全國性品牌、專賣店、百貨公司、電子商務、會員制商店、大賣場和折扣店等。

獨特全球供應鏈管理模式

利豐通過為全球品牌和零售商提供頂尖的採購和物流服務,繼續成為他們揀選的供應鏈商業夥伴。

先明白一下,利豐究竟是做甚麼的。若不細看,會以為利豐只是一般的貿易角色,但其實,其真正的角色是「供應鏈管理」。

利豐與各地客戶直接簽訂供貨合約,向買家提供所需產品,即直接做客戶的供應商角色,但利豐卻不需擁有工廠。反而負責統籌並跟進整個生產流程,從設計、採購、生產管理、物流、航運,及其他支援性工作,可說是為每一份訂單、每一種產品去度身訂造一條供應鏈。

因此,利豐最有價值的資產並不是廠房或物業等有形資產,而是其供應鏈、管理、網絡、運作模式。(有興趣可看下文的補充資料)

利豐的全球採購模式、供應鏈管理的角色是其優勢所在,能做到比其他人更快、更低的成本去完成過程。但當世界越來越全球化,當其客戶亦懂得在如此一體化的情況去自己處理,利豐的角色會否慢慢失去呢?相信這是不少人擔心的問題。

的而且確,若客戶能自己處理、採購到低成本的貨時,就沒有必要找利豐。不過,若客戶自己做與委託利豐的成本是相約時,相信便會揀選後者,專心做好本業,將其他事務外判會是不少企業的選擇。

沃爾瑪(Wal-Mart)就是其中一例,沃爾瑪為利豐其中一個主要客戶,作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的沃爾瑪,仍選擇與利豐合作,而不去完全自己處理,可見利豐雖然只是「中間人」的角色,但並不是沒有存在價值。

觀看利豐2010至2014的毛利率,其實是平穩上升的:
14.1%/15.3%/14.7%/15.9%/11.3%(毛利加其他收益,佔營業額百分比)

相信利豐的全球化採購,及其完善的物流網絡,仍會是其優勢所在。就以採購來說,利豐的根據地遍布亞洲,這是很多工廠的生產地,但這些地方面都有不同的情況,例如成本上升、政治問題、物流配套等,只有全面掌握情況,擁有根據地,才可達至更短時間、更低成本去完成整個過程。

而這種「供應鏈管理」角色並不是一般的中間人,比傳統的中間人更能保持與客戶的關係,一般的中間人往往以價格去取勝,因而很易進入了可被取代的角色,而利豐的「供應鏈管理」角色可說是高一級的中間人,令其客戶較難轉到其他地方或自行處理。

但話雖如此,利豐始終都是一個中間人,而我不認為中間人角色是一種很賺錢的業務,因這些角色往往沒有太大的加價空間。即是說,雖然客戶與企業長期合作關係不太容易被取代,但底蘊裡客戶找他的原因是因為平宜,令客戶的成本能減少,或節省了某些不在行的工序。這終以價格取勝的生意未必是一門很賺錢的生意,盈利只能平穩增加,而難以快速擴展。

股東權益回報率下降中

細看其股東權益回報率,2010至2014年分別是:18.5%、18.0%、14.4%、15.0%及11.6%。

可見其再投資能力正在下降,這代表擴展增長的能力正在下降,只能依靠外在的環境帶動,才能令生意有較快的增長。

內地工資水平持續上漲,將繼續推高生產成本,迫使買家尋找另外的生產基地。雖然近期石油和商品價格下跌,減慢了將生產環節遷離中國的速度,然而,緬甸和非洲等新興地區已開始發展生產基地,並將成為未來訂單的競爭者。

利豐的股價由四年前的24元,下跌到現時約為6元,市盈率大約是15倍,雖然跌了不少,但吸引力仍只是一般。

隨著美國的經濟復蘇,相信有長期價值增長的空間,平穩上升是有可能,不過,內地成本上升等因素,同時令利豐採購的角色更吃力。雖然管理層亦明白這點,在幾年前開始不斷找東南亞其他地方採購,但這亦反映過往的高增長期不再。因此,此股偏向平穩的機會較多。

綜合而言,其實利豐不差,獨特的角色、完善的網絡及優質的管理,但由於其生意始終沒有很大的自主性,故我自己暫不會投資此股,亦不會特別推介此股作投資。

對已經有貨的投資者而言,雖然利豐股價持續下跌,但仍可繼續持有,因這股有獨特性,爆性力雖缺乏,但平穩上升的可能仍在。

(本人為證券業持牌人士,未持有上述股票)

—————————–

補充資料:

利豐榮譽主席馮國經舉例說明利豐的全球供應鏈管理模式:

「比如說我們獲得了來自歐洲一個零售商的10,000件成衣訂單,這不僅僅是一項簡單的、需要我們在韓國(或印尼)的分支機構直接找韓國或(或印尼)貨品的業務。

「可能的做法是,我們從韓國買紗並運往台灣進行紡織和染色;同時,由於日本的拉鏈和紐扣是最好的,而大部分都是在中國大陸生產,因此,我們會到YKK(日本的一家大型拉鏈廠商)在內地的工廠訂購拉鏈;之後出於配額和工人狀況的考慮,我們認為在泰國生產是最好的,便再把紗和拉鏈等運到泰國進行生產。又由於客戶要求迅速交貨,我們會分別在泰國的五間工廠下訂單,這樣,我們便能有效地為客戶度身訂造一條價值鏈,盡可能滿足該客戶的需要。

「在收到訂單的五個星期後,10,000件衣服就放在歐洲客戶的貨架上,它們看起來像是在同一間工廠生產出來(例如,它們的顏色完全相同)。可以想像當中的物流及工序的協助是如何完善。

「這不僅是一種高增值、真正能做到全球化的產品,而且是前所未有的。該產品的標簽上或許會寫上「泰國制造」,但卻不完全是泰國產品。我們分解整個生產過程,並為每個步驟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案。

「我們並不尋求哪一個國家可以生產出整件上佳產品,取而代之的是我們對價值鏈(生產過程)進行分解,然後對每一個步驟進行優化,並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生產……這樣做的好處不但抵銷了物流和運輸的成本,而且使我們能借著提供高增值服務而收取更高的費用,公司能生產出更複雜的產品,並更快捷地進行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