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部署申請公營房屋 只會喪失向上流機會
內容大致說後生仔如何用捷徑先取公屋,再以居屋為終極目標。當中還舉了個個案,阿Ken如何步署取居屋。
Ken 29歲,月入12,000元,先透過房署「特快公屋編配計劃」,以每月700元租住「長者屋」細房,與互不相識的長者共住。Ken打算在長者合住單位居滿三年後,即以綠表申請購買居屋,更快取得公營房屋。
流程如下:
2005年:就讀大學時,即申請一人公屋單位
2009年:以「特快編配公屋計劃」,輪候「長者屋」
2013年:獲配「長者屋」,月租700元
2016年:預計獲得緣表資格,即申請居屋
不評論Ken的做法有沒有濫用公共資源,因為他只是依遊戲規則去爭取利益。我只想說,看到這些年份,覺得有些驚訝,由2005年開始,到2016年成事,要近12年。
入息限額 限制事業發展
12年可以做到好多嘢,如果比心機去拼搏,相信事業上可以好有成就,得到的亦不止居屋,甚至可以擁有多過一層私樓。
當然,你可以話申請公屋同事業可以並行。但這裏有兩個問題,第一,阿Ken有心提升生活,一早準備係好事,但何不將更多精力用於發展事業?第二,住「長者屋」可能有很多限制,令事業及置業上受限,最終令自己向下流!
Ken為大學生,但29歲仍是文員,月入12,000元。我不知住這類長者屋的入息限制,會否令阿Ken的事業、收入受限。但如果是的話,其實得不償失。
12年真係可以幾翻身,創業者已可做到一盤似樣的生意。打工仔都可以發圍,先不要說打工上不到位這些廢話,打工仔若利用空閒時間為自己增值,又或做一些小生意,幾年後點都有啲成績出來,只要肯付出,結果相信已經好唔同。
成功上居屋 卻放棄上私樓
可能幾年後他的確成功上到居屋,但卻放棄上私樓。可能你說:「咁已經唔錯」,但都係那一句,不要限制自己向上流,不要睇少自己,你將目標層次定在低層,只會令你永遠上不到高層。
我只想說,Ken應該用這分想改善生活質素的心,用於真正的拼搏上,相信佢會取得更大成就,將自己屈在「長者屋」,實際上令思維上受著種種限制,長遠將對自己更不利。我們不要想方法令自己向下流,而是要盡力爭取自己向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