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人 香港樓 兼職合約牙科醫生(牙髓治療科)招聘|起薪每小時$519 附政府工入職條件+申請方法

為甚麼內地人喜歡買香港樓?︳Anthony專欄

投資

廣告

讀者來信

Anthony Sir你好,有位港漂朋友問,香港的樓價比內地貴那麼多,為甚麼內地買家還是會爭相到香港買樓呢?

回覆讀者來信

買資產也好,買消費品也好,最重要不是價格,而是價值…那麼香港樓的價值是從甚麼計算出來呢?分享其中幾個…

租金

香港樓的租金回報不算很高,但相比內地物業也高很多。以現時水平計算,內地買一個約100萬千呎三房單位,租金大約2000元,回報約2.4%;香港買一個約350萬的細價兩房單位,租金約1.2萬元,回報約4.1%;買一個約500萬的半新一房單位,租金約1.5萬元,租金回報約3.6%,租金回報相對較高。除此以外,不能只看百份比,還要看實數,怎麼說呢?例如有一次我的內地租客說空調壞了,需要換一個新的,空調連安裝2000多元!花了超過一個月租金!同樣的事情發生在香港租客身上,即使要花3000多元,相對全月租金來說比例不高,對收入影響不大。

出租要求

內地出租物業,業主要負責佈置全屋傢電,香港則沒有此要求。內地即使精裝修交付,絕大部份都沒有空調、洗衣機、雪櫃,另外客飯廳還要佈置枱椅、梳化、几仔、電視櫃、電視,各房間還要佈置床、衣櫃,出租前就要付出6~8萬元,才能收到剛才說每月2000元租金,每年收租2.4萬,約3年才回本,沒有傢電可能只能收到半價,回報只有1.2%,所以很多業主情願空置。香港則沒有此要求,剛才說的租金不包傢電的,除了空調要提供,基本雪櫃、洗衣機、傢私電器都是租客自己安排,當然半新樓會有發展商的傢電配置,業主也不用額外付錢,租金是淨收的。

融資

內地買入物業,無法做到轉按、加按等操作,也就是說當有財務需要的時候,不能隨時套現,除非你的物業是全付的,沒有房貸。
香港物業在這方面有很大優勢,你隨時可以由一間銀行轉至另一間銀行,如果物業的估值升了,例如之前500萬買入的物業,你借了6成即300
萬,現在估值升到700萬,可以跑到另一間銀行借6成即420萬,馬上就拿到120萬,而且還會有按揭回贈。所以很多在香港做生意的,有錢都會多買物業,一來可以收租創造被動收入,二來將來可以用作貸款,即使不賣,也能變現。甚至一些小市民,借了私人貸款、信用卡貸款,利息高,都可以透過物業升值加按,還了高息貸款,減輕財政負擔。現在樓價跌了那麼多,現在抄底,將來經濟復常,就可以憑估值借多很多錢了。

出售

內地物業如果揀的位置好,出售也不太難,如果位置稍差,出售可不容易,內地買家對全新房的偏好比較強,二手房稍欠優勢。尤其如果房子
去到20年以上就更難出售了。香港市場相對比較成熟,除了二手房的物業管理保養較嚴謹,大部份買家都願意接受二手房,尤其是一些位置好的、配套好的、管理好的,即使30、40、50年二手房成交都很活躍。例如很多國內人都喜歡的上車屋苑,如沙田第一城、嘉湖山莊、金獅花園等等。

稅務

內地物業租賃買賣都有不同的稅務,計算比較複雜,尤其是買賣,很多城市仍然有很多稅務限制,例如兩年內出售,要收樓價5.6%,兩年後至

五年出售,要收差價的20%,五年後出售才近乎免。香港以簡單低稅制在國際市場競爭,出租租金扣除20%,當如給業主作保養維修後,物業稅15%,即全數的12%。買賣呢?現在已經撤辣,短線買賣要計利得稅,長線持有很多時都可以免。如果懂得用公司買入的,首200萬利潤的利得稅還可以減半。

金融

另一個國內買家關心的問題,當然是賣樓或者貸款之後,資金可以怎麼處理。國內金融市場暫時未開放,無法做到自由出入。香港金融市場是全世界最開放的一個地方,幾乎完全自由的出入,當然要符合法例要求,不能洗黑錢等,買賣物業,合情合理合法,所得資金到那裡都可以,即使到美國到英國都可以。

種類

內地買房主要是住宅與公寓,在二手市場主要是住宅。雖然作為一個習慣了住細單位的香港人,我覺得公寓是挺不錯的,總價便宜,租金回報
高,有些發展商甚至還會包拎包入住的豪裝,不用花錢就能租出,例如我湖南有個單位,連裝修約40萬,月租1400,回報4.2%。現在樓價跌
了可能30萬就買到,回報5.6%,然而在二手市場放售,買家就是不太懂得欣賞,買賣很少。至於其他種類,商廈商舖工廈等等,一般都很少人
會參與。香港房地產市場種類比較多,除了住宅之外,商廈商舖工廈等等,市場都很成熟,流通量也挺高的。當然現在經濟差樓市差,二手市場淡靜,買賣兩閒,但市旺的時候,例如2018年,成交很活躍!

先數這些…很吸引吧!樓價跌了那麼多,就是因為高息環境,銀行收水。如果9月美國真的開始步入減息週期,樓市以至所有資產都會有起息,現在抄底,將會是一個財富大轉移的機會,把握機會了!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