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風險管理 條件合適才逐步加倉 資料圖片

特朗普關稅︳做好風險管理 政治一天都嫌長︳潘家榮專欄

投資

廣告

美國總統特朗普公布新一輪的關稅措施後,引發環球市場小股災,短短三日內,標準普爾500指數跌了12%,恒生指數更跌超過3,000點,創單日跌幅紀錄,市場進入恐慌中。原本筆者預計市場已經早有準備,到宣布關稅時沒有太大反應,但當特朗普舉起那塊關稅表持,看到其計算方法比市場想像中還要辣,期貨市場應聲而下。

這次「解放日」的市場反應,筆者確實是看錯了,但並沒有賠上了很多,原因是一直都有做好風險管理,只是持有四成倉,縱然遇上了小股災,也只是跌了數個百分比而已,未至於大傷,所以筆者經常強調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投資者不能預期每次都會看中,事實上亦沒有人可以做到,所以要做的,永遠不是估一邊,而再落注賭大細,而是先確保就算錯了也不會被抬出場。

政治一天都嫌長

說回現時市況,縱然股市跌了下來,在這恐慌的情緒下,很自然人們都會往最壞處想,不少人說關稅措施會令美國陷入1930年的經濟大蕭條,聽到這裏可能讀者都擔心股市仍有排跌,未來日子定必很難捱。

不過正如有一句說話:「政治一天都嫌長」,當要變的時候,都可以變得很快。就在寫這篇文之時,特朗普又宣布對中國以外國家的關稅暫停90日執行,美股即時急彈,納斯達克指數單日竟然可以升超過一成,認真誇張。
不過正如鐘擺理論,當鍾擺愈往一個方向儲力,到反方向走時,也會愈快。
好了,美股彈了上來,那麼之後如何?早在上週一(3月31日)當環球股市跌到風聲鶴唳時,筆者做了一些研究,看看標普500指數若由高位跌20%,即坊間經常說的「進入熊市指標」,之後走勢是怎樣?
數據顯示,由1962年至今次之前,總共出現了14次,有10次在一至兩個月內見底,而如果再將跌市的速度再細分,由高位跌得愈快,愈快見底。如果由高位只用了少於四個月的時間去跌這20%的話,過往出現了六次,其中五次都是在往後的八日內見底;而另外一次其實都是一、兩日內即反彈,只不過彈完再稍為穿一穿底,才計算為要兩個月見底。

而今次標普500指數由高位跌20%,所需的時間不到兩個月,符合剛才快跌快見底的條件,而直至目前為止,暫時見過的最低位,正正就是剛剛由高位跌20%正式踏入所謂「熊市」的那一天低位,就看看是否真的已經見底。另外,該六次急跌市當中,有五次不需五個月便能再創新高。
所以,配合筆者一向以來的看法,由年初說今年會有一次較大的調整,到現時這個快跌快見底的研究,個人偏向相信——牛市未完,今年標普500指數會再有新高出現。
不過正如一開始所講,幾時都要先做好風險管理,所以筆者現在還是四成倉,未來見到組合繼續升值,才逐步加上去。

筆者知一定會有人說馬後炮,但剛剛的那個研究,早已在週一(4月7日)放在筆者的社交平台上。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潘家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