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壓力測試 嚴察供樓負擔比率

投資

廣告

要聞: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於2013年2月4日出席立法會會議時,指本港家庭負債相對本地生產總值(GDP)比例已升至59%,逼近2002年歷史高位;一旦加息,樓市泡沫隨時爆破。但不少地產界人士卻以家庭供樓負擔比率(Affordability Ratio)來力證樓市仍處健康水平;即使加息也難大跌。究竟哪一邊說法才對?

供樓負擔比率是將每月供樓款項除以每月入息得出的數字,是最直接看到市民在供樓上是否感到吃力的指標。計算此比率時往往有很大差異,因為息率、借貸年期、按揭成數、物業價格及家庭入息統統會影響數值。坊間提供的供樓負擔比率,均是以假設個案計算出一個平均數。如經絡按揭轉介最新的供樓負擔比率約43%,遠較1997年的93%為低(見圖)。

負擔比率因假設而異

其計算法是假設一個500平方呎住宅單位敘造七成按揭、供款20年,配以當時平均住宅呎價及按息水平來得出供款;入息則取本港家庭入息中位數。若將假設下降至400平方呎單位,供款年期拉長至30年,現時供樓負擔比率可降至30%以下。因此,參考市場的供樓負擔比率,最好同時了解假設個案是否合理。銀行一般將50%作為供樓負擔比率的警戒線,而大部分地產代理或按揭公司提供的供樓負擔比率,大都在警戒線之下。因此不少地產界人士認為,樓市仍在健康水平。正因為單靠供樓負擔比率,並不足以說服全港市民,樓市已進入瘋狂狀態,故陳德霖唯有利用家庭負債相對GDP比率升至接近歷史高位,再輔以加息風險,來反證樓市已經與實體經濟脫軌。確實,加息對市民負擔影響深遠。據經絡按揭轉介的推算,當按息上升至4厘水平,即使其他因素不變,樓按負擔比率已可觸及50%警戒線。若然按息抽升至逾6厘,供樓負擔比率更超越60%。

加息不利長期按揭者

另外,如果貸款年期長,加息對供樓開支影響將更大。從附圖可見,若加息0.5厘,對敘造20年期按揭的市民而言,每月供款將上升5.1%;但敘造30年者,每月供款則上升7.7%。其實供樓負擔比率因個案而異,準買家應在入市前詳細計算清楚自身能力,不要只參考市場數據。而且做壓力測試時,除針對息率上升外,還要顧及按揭年期,切勿被按揭年期長、供樓負擔減輕這假象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