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樓 樓市 樓償

供緊的樓不是「真資產」? 趁低息環境滾大財富

投資

廣告

近期股市、樓市受到衝擊,不少讀者都對股、樓前景存有疑問,或是想了解更多被動收入的方法,一起看看龔成老師的意見吧!

撰文:龔成|圖片:unsplash、新傳媒資料室

1. 月供股票要揀咩股?

龔成老師你好,我30歲,正在供樓,每個月可以儲$7,000作月供股票之用。

  1. 我想月供滙豐控股(0005),每月供$3,000-$5,000好嗎?
  2. 除了供0005之外,再供以下哪一款股票比較好?如置富產業信託(0778)、港鐵公司(0066)、盈富(2800)及領展房產基金(823),抑或有其他更好的提議?謝謝!

龔成老師:

1)滙豐(0005)雖然是不錯的股票,但增長力不強,只是一隻收息股,不要對股價有太大期望。所以,要視乎你的投資目標,儲收息股是否適合你?一般來說,30歲仍是財富增長的年齡,因此在投資上可以進取一些。

2)相對而言,盈富(2800)會比較好,這隻基金有平穩增長的能力。同時,盈富是一個50隻股票的組合,有助財富產生平衡的效果。想了解更多月供股票的內容,可參考:【月供股票懶人包】月供港股定美股、銀行定證券行開戶、有股息收?

2. 自住樓不是「真資產」?

成哥,我賣掉居屋後,買了一層私樓,押揭600萬元,還30年。我看到你說過借錢買樓,如理財不善,是不會創造到財富。現時供樓每月要還27,000元,股票投資10,000元,現金儲蓄5,000元 。其實已佔家庭收入60% 。我的想法是供樓屬於儲蓄投資一部分,這個想法正確嗎?我們還有沒有其他事情可做?接下來的理財重點應該是?

龔成老師:

嚴格來說,自住樓不能視為「真資產」,你現時供樓,每月支出主要可以分為「真正的供款」、「還息」,只有前者,才可以視為儲蓄的部分。當然,現時低息環境,對你影響不大,但若將來加息,甚至去到真正的高息環境,對你就有真正的影響。你這刻可以做的,就是好好利用餘下儲蓄去滾大財富,你每月保持投資10,000元,儲蓄5,000元 的方法是合適的。就算你有資金,這刻仍不用提早還款,因為現時仍屬低息環境。

你可以利用月供等方法,投資平穩增值股,盡力將財富滾大,並保持儲蓄的習慣。到了多年後,相信你的財富都滾存到一定水平。如果屆時仍是高息環境,你可以利用滾大的資金,去償還部分的供樓金款,令你「還息」部分減少。如果到時利息仍是不高,而你又有一定資金,就可以選擇繼續投資股票滾大財富,或是投資多一層樓,只有「優質股」、「收租樓」,我們才會定義為資產項。

3. 未來十年的樓市?

龔Sir,想請問你對未來十年的樓市有甚麼看法?

龔成老師:

香港樓仍有需求大、供應不足的問題,雖然中短期可能有上落,但長遠仍是偏向上的,但由於現時樓價已不平,因此不會大升,只會平穩向上。我身邊有不少的朋友,結婚後仍要與其中一方父母同住,他們都想買樓,只是等待中,這反映物業的需求仍然好大。加上市民與政府對立加劇,大嶼山計劃勢必受阻,又或要更長時間才能完成,這一定會令樓市的供應繼續不足。

4. 股災時的策略

成哥,最近正在看你的《股票勝經》,書中提及要了解股災。如果我持有優質股,假如出現股災,我應該賣出還是繼續持有?

龔成老師:

首先,我們買股票就是買企業,因此當股災發生時,我們要了解股災對經濟及企業的影響,以及當時股災的原因。(想知怎樣才算股災,即看:傳統股災月殺到?港股爆股災兩大條件)很多時,優質企業的長期業務本質,根本沒有受到影響,所以當股價下跌時,投資者要以平靜的心態去面對。另外,要學懂短期或長期因素,到時市場上會有很多不利消息。如果只是短期,你應該繼續持有該優質股。同時,如果該股的股價下跌至便宜區,這就是掃貨的機會,但你要明白,買入後有機會再跌,不過長遠就會慢慢上升。

5. 月供股票 VS 分注投資

龔成老師你好!想請教一下月供股票及分注投資的問題。兩者其實都有平均成本的作用,我個人偏向分注投資,因為考慮到碎股,以及月供股票賣出時可能會有時間滯後的問題。但問題來了,拿盈富基金為例,我在去年十月曾以$25.8入貨,之後一直等不到更低或接近的價位再入,(這是不是所謂神聖價位在作祟?)但月供的話,又會覺得$29/30入貨「唔抵」。

結果我一直等都沒有再入貨,平白地浪費了十個月的時間(起碼)賺取股息。我相信這是心理因素影響居多,但無奈就是衝破不到,敬請老師指點迷津。謝謝!

龔成老師:

沒有一種投資方法是完美的,所有都是策略的問題。你上述的分注模式,加添了個人的主觀分析,你期望以較平的價位入,但現實是,無人知道股價升跌,即是說,如果落到你的價位,你會買到較平的貨;但如果落唔到,你就會損失機會成本。反而月供,如果程式設定了定時及持續入貨,就會減少了人為的主觀。所以,每個方法都有利有弊,好睇你自己想邊個方法。從平衡角度,月供當然是最好的。其實,就算是分注,亦要在主觀與組合平衡中,作適當的分配。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