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波幅策略是否 應對極端市況解決途徑
8月美國就業數據疲弱觸發市場拋售,隨後日本利率意外上升及日圓走強,導致日圓套息交易平倉活動增加,引發市場不安。
今年引領市場上漲的多間大型科技公司,在這輪大規模拋售中遭受最大打擊。
由於科技行業的業績未能滿足投資者的預期,這些科技巨擘已出現疲態。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在7月最後一週下跌3.4%,自7月11日創下歷史新高以來,納斯達克指數截至8月5日收市已下跌逾10%。
市場將繼續劇烈波動
以上事件對市場響起一個強烈警號——資產價格快速升跌及波幅激增的情況可能持續,尤其當市場焦點仍是宏觀風險,例如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及美國經濟數據較市場預期差,以及地緣政治風險,包括中東衝突及美國總統大選皆進一步加劇市場不確定性。投資者需要加強下行風險保護,採用低波幅策略滿足相關需求。
截至今年6月,市場對未來增長預期的信心極高。全球十大股票中有五隻估值過高,投資者需要公司在不計成本的情況下持續運營十年以上,並全數派發銷售收入,才能收回成本。
其中科技行業的估值最為極端,其他行業亦受到影響。且與過去相比,投資者正支付更高價格,購買佔投資組合比例愈來愈高的股票。
被動型投資策略迅速崛起,加劇對估值的挑戰。過去20年,根據市值而非基本面價值導向的指數基金及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日益普及。
而愈來愈多資金流入被動型投資工具,促使更多基金盲目追捧大型公司股票,忽視其估值與增長前景。
此趨勢導致市值集中於少數巨型股,進一步扭曲整體市場格局,增加系統性風險。
與市值加權策略不同,低波幅投資策略依據的是股價長期的穩定性,而非其規模或預期增長潛力。此策略本質上引導投資者遠離估值過高及炒作主導的行業,並轉向投資估值較合理及穩定的公司。
低波幅策略往往集中於被追求增長市場忽略的行業,例如公用事業、必需消費品及醫療保健。這些行業通常提供較穩定的盈利及股息,能夠平衡科技股過度投機。
此外,低波幅策略能避開市場熱潮,防止形成泡沫的非理性亢奮。
筆者公司察覺到金融市場形勢正出現巨變,投資者理解及衡量股票價值的方式也不斷演變。
在新格局下,平衡增長潛力與實際回報至關重要。正如即使對科技變革的看法正確,投資者仍可能因為誤判而付出代價。
投資者可因應市場波動,將部分資產轉移到低波幅投資策略,透過投資價格波幅較小的股票,有望獲得更平穩的長期回報,減少市場大幅下滑的影響。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