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師會用「基本分析」投資?發現都係圖表派最好|安東尼
撰文:安東尼| 圖片:iStock圖片
「過氣」估值師
友人退休前為不少企業的資產和業務估值,見盡行內光怪陸離。他說:「你還記得我們修讀特許金融分析師(CFA)課程時,有個估值方法叫『收益法』(Income Approach)嗎?即是說以公司預測未來五至十年的現金流,再將它們用折現率(Discount Rate)去變成『現值』,就是公司的『價值』。」
筆者當然記得!友人表示:「正式來說,此等收益預測,都是由『客戶』向我們提供。」 筆者聽後好奇便問:「你我連明年人工加多少都不知,你的客戶又如何預知未來呢?」
友人笑稱:「客就是客,他們當然是最清楚自己業務的人;而作為專業的估值師,我們應該理解他們提供的預測收益背後的原因,例如其業務為何能有如此增長、產品有何特別之處,營運模式如何能擊敗競爭對手等。」
估值師只是一部「計數機」
不過,友人指「客」通常只會提供一些「阿媽係女人」的理由去解釋他們的收益(現金流)預測;又因為是「米飯班主」,所以很多估值師都只會照單全收,或者隨意問兩句,就將「預測收益」直接用來「計算」公司的整體價值。
友人笑稱:「名副其實只是一部『計數機』。」 友人繼續解釋:「而且,做會計用途的估值,通常還有審計師看預測,有甚麽事仍然有人『墊屍底』;還有,通常在估值報告的『限制條件』中,都會寫估值師不會負責預測的準確性、可行性、乜乜物物性,全部『戴晒頭盔』。」
走筆至此,讀者都應該明白,友人為甚麼對基礎分析嗤之以鼻。原因就是作為「過氣」估值師,友人對香港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的內容十分有保留;而基於這些財務數字的基本面分析,就變得一無是處,所謂「垃圾入、垃圾出」根本不能賴以發達。
相反,技術分析代表「真正了解」企業價值人士以真金白銀評價,友人因此利用圖表去決定「入貨」和「沽貨」時機,並找出不少財務報表未能反映的「真•伏位」或「真•價值」。
以美團為例
就以美團(03690)作為例子。美團旗下經營美團網、美團外賣、大眾點評網、美團單車等互聯網平台。公司所涉及領域廣泛,包括外賣送餐、到店餐飲、購買戲票、共享單車、網約車、購買火車票、購買機票、酒店旅遊、民宿公寓等服務; 業務覆蓋全中國2,800個縣區市。
然而,於2018年9月上市的美團要到2019年才實現全年盈利。 以2019年12月的股價103元計算,其市盈率(按財務報表的盈利計算)當時高達242倍(見圖1a),表面看來真是「貴到無朋友」的不該買。
其後美團在2020年5月中市盈率升至286倍(見圖1b),但在友人眼中股價當時就突破前面高位(見圖2,紅線處);加上其他技術指標出現強勢訊號,友人便作出「Long Call」美團期權的決定,較只看市盈率等基礎分析的投資者「快人一步理想達到」入市。
友人說:「當時身邊的朋友都笑我係儍仔!」 結果美團股價愈升愈有,股價由103元,上升至2021年2月450元的歷史高位。
友人說:「這段時間無新的財務數字,業務上亦無重大突破,即是財務預測理論上無大變,這就證明單睇財務報表的數字,根本未能反映其真正價值!當然,根據技術分析,我在美團股價確認見頂後約420元埋單,現在300元徘徊無方向,所以我暫時不會玩美團。」
唯有專有研究
友人所言非虛,其實不少基金經理(不是向你兜售基金的那些銷售經理)都會用內部投資分析員,自製盈利預測(當然是用電腦)分析每間公司的價值;有些甚至會採用技術分析尋找「入貨」和「沽貨」良機;也就是不少基金經理常說的專有研究(Proprietary Research)。
這些專有研究,通常在數據欠奉的新興市場(如印度、巴西、中國A股市場)較為奏效。
但在美國股市,由於上市企業每季都要公布業績,財務數據較香港的公開透明,所以數據比較可信,有利主要運用程式選股(Algorithmic Trading)或量化投資者(Quantitative Investors)。
有見及此,友人向筆者教路港股用「技術分析」,就是對恒生指數「Long Put Short Call」;因為港股大市出現2018年時大跌的「訊號」。 而筆者的「東尼積金倉」雖不能「Long Put Short Call」恒指,但個倉早已避開「恒指基金」以策安全。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