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點中港股市藥引 人行火力全開挽經濟︳封面故事
中國推強勁組合拳刺激經濟
結構性挑戰猶存
上週四(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提到當前中國經濟面臨一些「新情況與問題」,並出台強勁「組合拳」刺激經濟。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明顯回升,中國股市在政策宣布後隨即大幅上漲,打破了過去兩年的疲弱走勢。然而,中國經濟依然面臨一些結構性問題,儘管短期內市場表現樂觀,市場仍對中國經濟能否實現全面復甦存有疑問。惠理副首席投資總監⸺股票投資余辰俊和新加坡銀行中國股票策略師霍慧敏均指出,若政策細化落地,2024年中國經濟有望實現5%左右的增長目標。
上週內地祭出一連串經濟刺激措施,力救股市房市。人民銀行久違九年再度雙降(降準加降息),先是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率0.5個百分點,向金融市場釋出約10,000億元人民幣流動性,下調7天逆回購操作利率0.2%。
樓市方面,中國亦下調存量房貸利率、下調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延長「金融16條」等政策期限、上海及深圳更宣布放寬部分住房限購措施,廣州更全面取消限購。
政策力度空前
受利好消息提振,港股和A股應聲上漲。
A股在國慶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屢破紀錄,滬深兩市成交額達到了歷史新高,總成交額合計25,930億元。滬深300指數飆漲8.48%,創下至少2015年以來的最大漲幅。
至於恒生指數在連升六個交易日後,本週四(10月3日)大幅回吐,惟週五(4日)回升,並創兩年半新高。
余辰俊認為,本輪政策力度是空前的。針對經濟的痛點和堵點有較為深刻的認識。後續具體政策落地後,經濟企穩回升的可能性較高。
他提到,當前股市整體估值並不高。在資金層面,外資在中國權益市場的配置比例偏低,國內居民儲蓄正在增加對權益市場的配置。
自2021年7月以來,全球資金一直在減少對中國的投資。
根據EPFR(新興投資組合基金研究),截至8月底,全球共同基金在中國股票中的整體權重僅為5.2%;而其在2021年7月的峰值為15%。
儘管中國經濟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約佔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7%。余辰俊認為,這些資金不得不將其在中國的投資恢復到一個更合理的水平。因此,大量資金應會被重新投資到香港和內地的股票市場。
同時,隨著信心的恢復,中國家庭正在將部分儲蓄轉化為股票投資,這從股市交易量的快速反彈中得到了證實。因此,資金將會保持流入態勢。
余辰俊對股市接下來的表現,持非常樂觀的態度。長期經濟穩定預期的逐漸形成,也將帶來債市的正常化。因而,債券收益率有望從當前極低的位置逐步恢復到正常水平。經濟有望重回潛在增長水平,人民幣匯率近期有望保持回升態勢。
內地新房策扭轉負面財富效應
新加坡銀行中國股票策略霍慧敏則預計,短期內,美元兌人民幣可能在6.95的支撐位附近波動,但由於美國大選的因素,人民幣走強的空間可能有限。
她指出,進一步的積極財政支持與貨幣寬鬆相輔相成,是解決信貸需求疲軟問題的關鍵,對穩定中國的經濟增長至關重要。
內地一直受信貸需求疲軟問題困擾,中國銀行業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降至15年來的最低水準。
雖然8月中國各銀行新增人民幣貸款較7月有所增加,但仍低於市場預期,更是創2015年之後的同月新低。
中國8月份新增貸款9,000億元人民幣,高於7月份的2,600億元人民幣。其中,新住戶短期貸款按年急跌近七成,中長期亦按年跌四分之一。
樓市寒冬,市民「上車」意欲低迷,降低第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和降低貸款抵押利率等刺激政策,是否足以提振目前低迷的房地產市場?
霍慧敏指出,上週四的政治局會議強調了「遏制房價下跌」,並出台了相關房地產政策,如嚴控新增供應和放寬購房限制,這些措施可能有助於扭轉負面的財富效應。
但她認為,降低第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及貸款抵押利率的措施,對市場的支持可能有限。
儘管中國人民銀行估算,降低按揭利率可使每年節省約1,500億元人民幣的利息支付,但這一數字,相較於每年49萬億元人民幣的家庭消費而言,仍然顯得微不足道。
她認為,進一步降低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將有助於減輕家庭的還款壓力,促進消費增長。
恢復消費增長須多方面配合
人行今次推出救房市的政策,其實對推動消費同樣有幫助。霍慧敏認為,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對消費增長至關重要,畢竟大約60%的中國家庭資產與房地產掛鈎。
她還提到,早前宣布的家電以舊換新計劃,將對汽車和家電類產品的消費帶來更大提振,預計補貼約佔汽車平均售價的10%至20%,家電的補貼則約佔15%。
余辰俊亦指,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可以降低改善性需求的門檻;而抵押貸款利率的下降有望刺激需求。然而倘若收入預期沒有改變的話,他認為這些政策的效果將大打折扣。
「但好在政治局會議的組合拳政策對收入預期其實是有幫助的,因此,我們覺得房地產放鬆政策的效果將勝5月份。後續,我們認為收儲政策的強化、稅費的減免,甚至購房補貼政策都是值得期待。」余辰俊續指。
由於信貸表現疲軟的主要原因是需求不足。余辰俊提到,未來信貸需求的恢復將主要取決於中國經濟的復甦狀況。而整體來看,其對中國經濟的恢復持樂觀態度。
儘管中央推出一系列寬鬆政策以刺激經濟,市場對中國經濟基本面的擔憂依然存在。最近公布的官方採購經理指數(PMI)顯示,中國製造業活動連續五個月萎縮。
此外,出口訂單的減少及企業在招聘方面的謹慎態度,進一步凸顯了當前經濟環境的困難。
9月份的服務業PMI也滑入萎縮區域,顯示出消費者信心的動搖。這一趨勢與近期零售銷售額增長放緩的數據相呼應。
中國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僅增長2.1%,從7月份夏季旅遊高峰的2.7%增幅進一步再下滑,表明內需不足的問題仍有待解決。
余辰俊認為消費刺激政策是一個系統工程,單一政策難以達到理想效果。
他指出消費增長的恢復需要在多方面形成合力,包括降低負債成本、修復居民資產負債表、穩定就業預期,以及提升社會保障等因素共同作用。他強調,這些措施需要綜合推動,才能有效促進消費增長。
在回答中國能否實現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時,余辰俊對此持樂觀態度。
他稱,今年上半年中國GDP同比增長5%,雖然三季度數據可能略低於5%,但如果政策形成合力,帶來有效需求的回升,下半年GDP實現5%的增長仍然有希望。
霍慧敏對2024年的經濟增長預期為4.7%,並認為在今年第四季度增速有望回升至5%。
她強調,政策組合的推出,特別是貨幣、房地產及股市的聯合政策,已經超出了市場預期。
雖然市場對於這些政策的影響保持樂觀,但她表示,關鍵在於政策的具體落實情況,因此暫時維持GDP增長預期不變。
聯儲局減息引外資
除了內部因素外,外部環境也對內地政策的影響至關重要。
美國聯邦儲備局9月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0.5厘,迎來2020年3月以來首度減息。
在討論聯儲局減息背景下中國政策對外資的影響時,余辰俊指出,根據最新北向資金的流動情況,外資流入中國已經開始。
如果聯儲局持續減息且中國經濟保持復甦,這一趨勢將延續,吸引更多外資流入。
霍慧敏則指出,中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利差,已從5月份的超過230個基點,縮小至目前的約173個基點。這將為中國貨幣政策提供更多靈活性。
儘管這些寬鬆措施範圍廣泛,余辰俊提醒,政策的最大風險,在於用力過猛可能帶來的副作用,例如產能過剩或資產價格泡沫。
他提到,類似2008年的「40,000億」政策和2016年的棚改貨幣化,都曾產生過度投資的問題。當前的挑戰在於如何在穩定經濟的同時,避免結構失衡,保持長期經濟結構的優化。
此外,余辰俊強調,除了貨幣政策外,財政政策同樣重要。他指出,中國當前面臨的主要經濟困難是有效需求不足。
因此,財政政策必須能帶來真正的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而不僅僅是簡單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央、地方政府和金融體系應該形成合力,共同促進經濟復甦。」余辰俊說。
看好5大板塊
霍慧敏強調,貨幣政策之外,進一步的財政寬鬆仍是刺激需求的關鍵,並預計政府將通過發行更多國債,來資助新的投資計劃。
她指出,上週四的政治局會議後,市場將關注財政寬鬆措施的具體規模和時間安排。
據路透社報道,中國計劃在年底前發行額外的20,000億元中央政府專項債券,以提振內地消費,並減輕地方政府的債務負擔。
至於哪些板塊有望受益於這次政策?余辰俊認為隨著經濟逐步恢復,企業盈利將有所改善,短期內各板塊,可能會因估值正常化而上漲。
但從中長期來看,他更看好科技、互聯網、消費、生物製藥及高端製造等,與高質量發展密切相關的板塊。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