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撞正合適的幣策|傅允軒專欄
廣告
1997年開始發生的亞洲金融風暴,在香港肆虐超過一年後,最終在1998年第三季解除威脅。作為落波的地標,恒生指數日線圖先在10月9日以一枝7%的「大陽燭」確認升勢,並於接下來的幾個交易日再升15%。促成這一段急升的背後原因,正是美國被火燒後欄,美國聯邦儲備局要減息救市。
突然說起逾20年前的亞洲金融風暴,是因為筆者認為這幾年香港所面對的問題癥結,跟這段亞洲金融風暴期間,所面對的情況如出一轍——當香港的經濟環境急劇惡化,而美國經濟持續暢旺,香港鑒於聯繫匯率不能自主幣策救市,本來要在港元發生的跌勢,最終報應在以樓市為首的資產價格之上,而樓市又牽涉槓桿,所以好大件事。
隨著聯儲局在本週三(9月18日)宣布減息半厘,這個情況終於可以獲得舒緩,就算減息未必可以立即刺激買家入市,但肯定可以減輕持貨者的套現壓力,是一個百分百利好樓市的消息。
不過現在香港需要的,並不是美國像施捨一樣,一次半次減息救市,而是一個減息週期,這得寄望美國經濟衰退,令到港美兩地的經濟環境變得接近,這樣美國所施展的貨幣政策,才有望配合香港的需要。
撰文:傅允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