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積金 首季 經理(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人才聯繫–中國內地招聘|起薪每月$74345 附政府工入職條件+申請方法

強積金首季人均賺7300元 內地及港股基金回報近12%表現亮眼

強積金

廣告

強積金首季表現回暖

根據強積金研究機構積金評級(MPF Ratings)4月1日發布的數據,2025年3月強積金(MPF)投資回報為負1.34%,總虧損約181億元,479萬名成員人均虧損3800元。然而,2025年第一季整體回報為正2.69%,總收益約348億元,人均收益7300元。2024/25財政年度(截至3月底)強積金回報率預估為9.06%,創2020/21年度以來最佳表現,人均收益約22800元。

資產表現:內地及港股基金領跑

第一季不同資產類別表現分化:

  • 內地及香港股票基金:回報率11.95%,為強積金制度推出以來第二佳首季表現,僅次於2009年第一季(13.2%)。
  • 美股基金:回報率-5.27%,表現最差。
    內地及港股基金與美股基金的回報差距高達17.22%。積金評級主席叢川普(Francis Chung)表示,這對2024年從港股轉投美股的成員是「嚴峻教訓」,強調「高買低賣無法賺錢」,建議成員採取多元化投資以降低風險。

核心資料列表

項目 詳情
首季回報 2.69%,總收益348億元,人均收益7300元
3月表現 -1.34%,總虧損181億元,人均虧損3800元
年度回報 2024/25財政年度9.06%,人均收益22800元
內地及港股基金 首季回報11.95%,歷史第二佳
美股基金 首季回報-5.27%,表現最差
預設投資策略(DIS) 核心累積基金過去12個月回報3.9%,年率化回報5.7%

長期表現:股票基金表現突出

積金局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底:

  • 股票基金:過去12個月平均淨回報16.1%,自強積金制度實施(2000年)以來年率化淨回報4.5%。
  • 混合資產基金:過去12個月回報6.4%,年率化回報4%。
  • 預設投資策略(DIS):核心累積基金過去12個月回報3.9%,自2017年推出以來年率化回報5.7%。
    積金局強調,強積金為長線投資,成員應避免短線操作或試圖捕捉市場波動,建議根據人生階段、財務狀況與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規劃。

DIS優勢:懶人基金穩健增值

積金局建議缺乏投資知識或時間的成員考慮預設投資策略(DIS,俗稱「懶人基金」)。DIS的特點包括:

  • 分散投資:涵蓋全球股票與債券市場,降低單一市場風險。
  • 隨齡降險:隨著成員年齡增長,自動降低股票比例,減少波動風險。
  • 低收費:設資產淨值0.95%的收費上限,隨「積金易」平台推行,2025年內將降至0.85%,提升淨回報。
    2024年,DIS核心累積基金年化回報5.7%,表現穩健,適合追求低風險的打工仔。

市場背景:港股反彈帶動收益

2025年第一季,港股與內地股市表現強勁,恒生指數按年漲12.5%,滬深300指數漲11.8%,主要受惠於中國經濟復甦(2025年GDP預計增長5.1%)與政策支持(如降準與消費刺激)。內地及港股基金因此表現突出。反觀美股,標普500指數第一季跌4.8%,受特朗普關稅政策(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與通脹壓力(美國CPI達3.8%)影響,拖累美股基金表現。

展望:多元化投資為上策

積金評級預測,2025年強積金回報或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影響,特別是特朗普關稅戰(全球GDP或降0.6%)與地緣政治風險。內地及港股基金雖表現亮眼,但美股與歐洲市場波動可能拖累整體回報。積金局建議成員保持多元化投資,避免頻繁轉換基金,並善用DIS降低風險。長期看,強積金年率化回報(4-5.7%)仍具吸引力,成員應專注長期規劃而非短期波動。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近日強積金的表現是?

積金評級發表報告,今年頭九個月,估計強積金賬面虧損達到2,465億元,或每名強積金會員虧損近…詳情請看

積金局如何回應強積金虧損?

面對強積金有明顯虧損,指出,過去21年來,強積金有14年錄得正回報;而強積金由2000年實施以來…詳情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