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慈善事業的蛻變:家族在其中的關鍵角色 (上)
廣告
根據瑞士私人銀行隆奧(Lombard Odier)的一份報告,到 2026 年,亞太地區將成為最大的財富中心,預計高淨值個人和超高淨值個人的人口增長率分別為 59.8% 和 32.7% 。2021 年,美國、中國、德國、日本和香港已躋身超高淨值個人數量最多的前 10 個國家和地區。亞太地區積累了如此多的財富,許多高淨值人士會將慈善事業作為支援事業發展和幫助貧困社區的一種方法。 一連兩期會分享一下家族在慈善事業扮演的角色。
慈善事業格局的轉變
近年來,捐贈者在捐贈方面變得更具策略,他們有意識地擬定詳細計劃,以便清楚地瞭解他們的資金去向和作用,當中包括成立私人慈善基金。由於大多數亞洲國家的非牟利 部門仍處於發展階段,因此缺乏成熟的慈善機構和捐贈渠道。成立私人慈善基金便可直接解決這問題,還可留名後世。
慷慨解囊,代代相傳
私人慈善基金不僅是捐贈者生活的一部分,也成為了其子女生活的一部分。許多高淨值人士都希望向自己的下一代灌輸捐贈助人的習慣,尤其是因為他們的慈善基金將傳給他們的後代。
動機相同,事業不同
就像當今世界的任何其他話題一樣,下一代也在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改變著世界。儘管慈善基金代代相傳,但隨著越來越多的意見加入到決策過程中來,它必然會出現方向性的轉變。
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家族的情況都各不相同;並非所有家族都必須按照公共的價值觀行事。對於有年輕一代的家庭來說,如果年輕人的目標與長輩完全不同,那麼可考慮為年輕一代留出資金,讓他們自己承擔慈善捐獻的任務,是一個好訓練。這也是個好機會培養年輕人成為負責任的慈善家。
下期會分享一個慈善基金如何承傳至下一代的例子,大家如有任何跟香港慈善事業的法律問題,歡迎傳送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衛達仕律師事務所 (Withers) 顧問律師周恩惠 (Michelle Chow)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衛·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