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 大灣區佈陣 資料圖片

內地社企概念漸成 著重創新求存

大灣區

廣告

第16屆社企民間高峰會(SES 2023)於上週四至上週六(11月2日至4日)舉行,本屆主題為「跨界創新 福祉永續」,其中的「中國社會企業與創效投資交流會」,請來香港和內地的社會企業家和創效投資專家,與與會者分享洞察和案例研究,

並指導如何結合創效投資和社會創業,以創造更多的商業和社會效益。

慈善公益團體在港由來已久,社會企業數目亦不少;然而內地情況並不相同,社企概念仍然相對新鮮,不過正在急速發展,由於市場規模龐大,同時帶動其他範疇,包括社會影響力投資等,今期請來兩位內地專家分享經驗。

社企 大灣區佈陣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社企 大灣區佈陣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中國社會企業認定平台

社企 大灣區佈陣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服務全國逾900間社企

中國社會企業認定平台現時在內地合共設有四個分部,涵蓋成都、北京、安徽及深圳,專注於多項工作,其一是制定社會企業的標準,另外還包括政策諮詢、舉行培訓及活動、與學界合作進行研究,同時促進影響力投資。

賺錢養活自己

中國社會企業認定平台行政總裁夏璇說:「『社會企業』這個名字2004年才開始在內地出現,概念仍然非常新穎,需要讓各界深入認識,所以我們需要進行市場教育的工作。」

中國社會企業認定平台現累計為全國超過900間社會企業提供服務,這些社會企業集中於16個領域,包括養老、教育、環保、殘疾人等;同時為19類人群提供服務,涵蓋老人、兒童、婦女、少數民族、農民及無業人士等。

「內地在社會企業這方面的政策比香港落後10年,內地的認知才剛剛開始,社會各界的資助亦不算多,所以這些企業必須創新,賺錢養活自己;否則,根本無法活下去。」

中國社會企業認定平台接觸到不少創新的生意模式,例如反食物浪費,晚上八時後以三折的價錢,向麵包店購買剩餘的麵包;再以四折的價格發售,減少食物浪費,同時支持低收入人士。處理垃圾方面,有社會企業發現一種名叫黑水虻的昆蟲,可以吃掉廚餘,而這些昆蟲只有14天壽命,其後可以製成飼料及精油等,然後在市場上發售。

自閉症的兒童不懂與人溝通,但是他們做事認真,所以內地有平台,聘請14歲以上的自閉兒童,培訓他們從事洗車的工作,他們比平常人更加用心,而且近年內地經濟發展迅速,不少家庭都擁有汽車,市場有一定的剛需,這樣可以為這些兒童提供工作機會,令他們自力更生。

「這個洗車平台標明不會收取打賞,因為他們都希望獲得尊重,靠勞動力創造價值,期望顧客是因為他們的服務質素而惠顧,而不是出於同情心。」

首創社會企業版

殘疾人士出行不便,更遑論去旅遊,內地有社會企業專注於殘疾人旅遊,先後為10,000名殘疾人士提供服務,由成都坐高鐵出發,到廈門、香港及澳門等地方旅遊,旅行社的職員必須詳細了解旅遊目的地的無障礙設施,這樣才能夠令旅程順暢完成。

「政府財政相當緊絀,弱勢社群不能夠等待政府協助,社會的問題應該由社會解決,現時我們服務的社會企業,七成收入均來自市場。」

內地的社會企業必須賺錢,所以亦有一定的投資價值,中國社會企業認定平台能夠協助社會企業的資金需要。
除了市場熟悉的上海及深圳交易所外,國家於逾十年前開始,在全國設立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現時共有34個,並且於去年7月首次在成都的交易中心推出社會企業版,方便社企進行各式融資,包括債權、借貸、債券、股票、股權等交易,為企業提供非常豐富的融資方式。

夏璇原本從事工商管理,後來在深圳一個國際性的活動,接觸到社企的概念,而他發現社會上有不同的問題,亦希望搞清楚公益與商業的關係,因而創辦這個平台。中國社會企業認定平台是一間非牟利機構,現時共有12名成員,他們來自不同的範疇,當中不少是知識分子,希望能夠推動社企的發展。

支持創業創新

深益影響力投資創始人及廣州懷士堂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人趙禹衡曾經在歐洲從事私募基金及風險投資,其後在香港創業,2020年因為疫情的關係,無法來港,因而在深圳參加了公益學院的課程,接觸到社會影響力投資,結果放棄原本的事業,轉移創立與社會有關的事業。

「近年世界變得太快,人們根本不知如何適應,但我覺得只要是做對的事情,結果就不會錯。」

籌辦天使基金

趙禹衡於2021年創辦深益影響力投資公司,現正籌辦一個規模達2,000萬元人民幣的天使基金,這些基金主要來自關心社會發展的個人,主要是企業的老闆。

「預期這個基金於今年底開始投資於內地可持續發展有關的項目,尤其是在衣、食等範疇,由於相關的項目數量相對較少,所以每個項目的投資額不會太大,約為數十萬元人民幣。」

趙禹衡亦在計劃發起另一個類似的基金,投資於香港及東南亞等地的可持續發展項目。「以前我在工作期間接觸到的項目,都是超過100倍的高速增長,同時以上市為目標;但是社企項目規模較小,並不需要大量資金,而大型資金亦不會投資於小型的項目,但是這些項目能夠帶來社會價值,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吸引更多人的注意。」

社會影響力投資,在內地有不同的名稱,例如社會價值投資、可持續投資等,趙禹衡希望能夠將類似的概念歸納一起,讓人們更加容易理解。「現時我們遇到的挑戰包括出資人對社會影響力投資的認識並不特別多,例如與傳統投資的方式及回報有何分別?另一個難題就是如何將影響力量化,這與一般的財務報表並不相同。」

這個概念在內地現在起步階段,全國擁有牌照的投資公司約有20,000間,而當中關注社會影響力投資的少於50間,所以需要大量的教育工作。趙禹衡發現,社會影響力投資的前景具有希望,因為相關的創業者開始增加,投資者對這方面的關注亦不斷提升,他希望數年後,能夠成為一個明顯的趨勢。

可持續發展轉型

趙禹衡於今年創立深圳Impact Hub,這是一個有歐洲發起的組織,是全球最大支持可持續創新的網絡,全球共有100多個;現時內地共有三個。Impact Hub具有共同理念,每個Hub由當地團隊負責營運,主題與區域性的可持續發展有關,並且支持早期的社會創業、持續創新的創業項目和大型企業的轉型。

深圳Impact Hub以深圳為中心,輻射大灣區,支持企業進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轉型,先後與卡地亞合作舉行女性創業大賽,另與百威啤酒舉行開放式創新活動。深圳Impact Hub支持早期的初創公司,為他們提供培育計劃,尤其是關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創新技術。

去年內地舉辦冬季奧運會,以低碳綠色為主題,以前取得金牌的得獎者獲得大會提供鮮花,去年以毛線編織的花取代。
社企為處境困難的女性,例如殘障、低收入者,提供毛線編織的工作,讓他們可以製造產品,透過銷售而取得金錢。

「香港、深圳、大灣區,都是與海外交流的天然窗口,能夠將內地的可持續發展方案帶往不同地方,例如內地的製造業發展成熟、成本低廉,能夠輸出技術至落後國家,協助解決當地的問題。」趙禹衡說。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