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 醫療保險 資料圖片

深圳求醫新里程 醫療保險直付費用服務落地

大灣區

廣告

繼港人北上消費後,到大灣區看醫生亦逐漸成風,然而不少人擔心若於內地求醫,在香港購買的醫療保險能否獲理賠。

一些保險公司亦關注這股趨勢,開始與內地私立醫院合作發展跨境醫療保險服務,提供醫療費用直付措施,減低病人繳費的經濟壓力,有望令北上醫療熱潮愈來愈普及。

香港醫療體系一直存在公營等候時間長、私營收費高的問題。隨著去年初香港與內地重新通關後,部分港人轉移到深圳的醫院做身體檢查及看醫生。

從北上大灣區的群組分享可得悉,港人最熟悉及有信心的是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而其他深圳的三甲醫院,港人亦逐漸受落。

當中,曾有人分享在深圳求醫後怎樣找醫生填表格,成功回港向保險公司索償的經驗,獲不少網民留言查詢,反映港人對內地就醫如何在香港獲得保險賠償這課題頗為關注。

0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深圳求醫香港醫保索償

香港醫療收費出名貴;加上香港政府為自願醫保設扣稅額,故不少中產或高收入人士均會購買醫療保險,但過往只集中在香港使用。

隨著北上求醫熱潮興起,保險界也密切留意市場變化,其中保誠保險與內地私立醫院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於週一(2月26日)舉行簽約儀式,為到該醫院求診的合資格客戶提供醫療費用直付服務,是次合作,將滿足港人對跨境醫療服務需求的日益增加。

新風天域集團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梁錦松指出:「香港人如能用保險直接支付醫療費用,將有助香港與大灣區醫療的融合。香港過往其實也有推動港人在大灣區工作、生活及退休,以前港人擔心內地醫療不夠好便回港,但在內地不斷發展下,醫療水平愈來愈進步,好像現在香港政府推動長者醫療券在大灣區使用是個很好的進展,我希望兩地政府更緊密推動大灣區融合發展。」

他續說:「現時香港每1,000人約有逾兩名醫生,而國際水平則是3.5名,始終香港醫療資源不足,醫生及護士均不夠,這股需求到內地可得到解決。我們醫院的團隊八成是內地優質的醫生,兩成外地畢業的醫生,香港醫生正不斷增加。」

梁錦松強調,和睦家醫院定位為高端醫療,內地及外國高端客戶均有。

高端人士及中產通常會購買醫療保險,有醫療保險的港人,若符合資格,便可在使用服務時申請保險索償。

現在該院約兩成多新客是香港人,他們既有做體檢及簡單手術,亦有些用24小時急症服務。

0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醫療費用直付服務

現在於香港入住私家醫院,不少醫療保險計劃已提供預先批核服務,意指醫院可為病人預計醫療所需費用,投保人不用自掏腰包支付住院及醫療費,完成相關治療後可直接出院。

之後,保險公司會與醫院溝通並支付相關費用,過程中投保人其實不用付款。

今次保誠與和睦家便將這種香港醫療保險支付模式引進該院,合資格投保人可在進行治療前向和睦家預先諮詢相關醫療費用,而院方將因應所需為其申請醫療費用預先批核。保誠會在完成治療後,為申請人直接向院方支付已批核之醫療費用。

此外,保誠亦已豁免信用卡授權的要求,投保人無須先作信用卡授權預留自付差額。

透過涵蓋預約、應診及治療的一站式支援,這種繳款安排,可減輕病人在治療期間所面對的精神及經濟壓力,亦毋須為往後的索償程序操心,可專心接受治療。

「醫療費用直付服務對購買了香港醫療保險的人士來說,能享受無憂的理賠體驗,還能在深圳向香港醫生問診,進行醫療費用支付。」

梁錦松稱,和睦家將設立保險櫃檯供顧客查詢,並計劃在第二季投入服務,讓投保人更有效率地查詢相關資料及辦理手續。

0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保險查詢櫃檯

位於深圳福田區的和睦家,由港資經營提供覆蓋各種符合國際標準的綜合性醫療服務,除聘請來自內地知名三甲醫院的醫生外,醫院還有經驗豐富的外籍醫生與香港醫生駐診。

新風天域集團執行董事、大灣區首席運營官蕭毅晃分析:「去年初開關後,我們觀察到北上求醫的人數明顯增加,最近我們有約兩至三成客戶是拿著香港身份證來求診,當中超過一半為65歲以上長者,他們會做身體檢查、全科或牙科,有試過體檢時發現較嚴重的問題,便轉介到外科做手術。香港人佔比每月在上升,希望年底約三至四成顧客是香港人。」

在治療方面,蕭毅晃指出近排有個趨勢是香港癌症患者,利用內地藥物較平的優勢,開始在深圳做治療、化療或口服藥,同時繼續配合香港醫生完成整個療程。

「我們是十多年前已成立的首批外資獨資醫院,原本服務在內地工作或生活的外國人,所以團隊較國際化,醫療標準也是外國國際認證,與香港私立院醫標準非常類似。希望香港市民來求醫時,也會覺得與香港私家醫院無大分別。」蕭毅晃指。

全面配合港人習慣

醫院是講求交流及信任的服務,如果連語言也不熟悉,很難就病情作溝通,好像痛楚程度?怎麼的不適?若病人與醫生有交流障礙,很影響患者的體驗,以至正確的診斷及治療。

為減低語言及兩地醫療融合障礙,該院的治療方案及醫療報告均採用中英對照,方便病人帶回香港,讓醫生跟進或申請保險理賠。

此外,該院更提供廣東話服務,港人可用WhatsApp聯絡醫院,以至用香港信用卡作為支付工具,務求切合港人的消費習慣。

蕭毅晃說:「部分醫生及護士識廣東話,現在約十多個香港醫生在這裏提供服務,人數將持續上升。」

蕭毅晃預期,香港醫生到內地行醫,會像港人到大灣區消費一樣,成為一股趨勢。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