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辦公室主力軍 未來重點引進對象
香港科技大學金樂琦亞洲家族企業與家族辦公室研究中心與安永大中華區家族企業服務團隊剛剛發布《2024年大中華區家族辦公室現狀調研報告》。
該報告結合學界研究和行業經驗,全面深入地分析大中華區的家族辦公室(以下簡稱家辦)現狀,內地家族是推動香港家辦發展的主力軍,亦是未來重點引進對象。
逾半來自大灣區
「政府目標在2025年底前吸引不少於200個家辦來港落戶或者擴大規模。去年3月發表《有關香港發展家族辦公室業務的政策宣言》,隨著措施逐步落實,證明政府致力為家辦提供良好的經營環境及建立一個完善的生態圏。這些行動將在香港健全的金融和法律制度之上,進一步提高國內外家族在港開設家辦的信心。」安永香港及澳門區主管合夥人李舜兒說。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金樂琦亞洲家族企業與家族辦公室研究中心主任彭倩教授說:「香港擁有全亞洲最成熟的家辦,他們不僅關注財富管理,同時著眼於家族價值觀的傳承和發揮更大的社會影響力,並且積極地影響新入駐香港的其他家辦。報告顯示出香港為家辦打造的生態圈逐漸成熟,是大中華區家辦發展的中堅力量。」
該報告發現,原籍內地的單一家庭辧公室(以下簡稱單家辦)創始人佔42%,顯著高於原籍香港的29%,顯示內地家族是推動大中華區家辦發展的主力軍。
安永稅務及諮詢有限公司大中華區商業稅務服務主管、大中華區私人企業稅務聯席主管及大中華區家族企業主管王文暉說:「根據我們的經驗,超過一半的家族來自大灣區;而其他城市則包括北京、上海等。來自大灣區的家族佔比較多,主要由於來往香港和其他大灣區城市的交通便捷,文化習俗也類近。」
香港擁有多項優勢
單家辦受訪者之中,51%在香港設立了單家辦、24%在內地設立了單家辦;而在新加坡或其他地區設立了單家辦的受訪者,則分別佔14%及11%。
78%有意設立單家辦的受訪者來自內地,而當中40%的受訪者,將香港作為家辦的首選地。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憑藉資本自由流動和低稅率雙重優勢,有效吸引內地家族;加上專業人才資源豐富、以及擁有豐富的家辦營運經驗。
很多內地家族選擇香港的原因有二,首先是距離近,香港與內地只是一河之隔,選址在香港設立家辦非常便捷;第二是便利,香港承載著跨境銀行體系及非雙重徵稅協議等有利條件。
香港作為內地「引進來、走出去」的平台,獲政府政策支持,而且兩地語言共通。
王文暉說:「香港為單家辦提供具彈性的政策,包括毋需預先審批,也無本地投資要求,家辦的最少兩名員工皆可為家族成員等。另一方面,家辦成員在符合所列出的要求下,可簡易直接地申請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身份。」
香港政府於2023年發表《有關香港發展家族辦公室業務的政策宣言》,提出八大政策措施,包括:新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提供稅務寬減,推出單家辦在香港管理的家族投資控權工具(FIHVs)的利得稅寬減的稅收優惠政策;提供便利市場措施;成立香港財富傳承學院,為家辦業界、資產擁有人和財富繼承者提供綜合人才培訓平台;推廣機場的藝術品儲存設施;發展香港成慈善中心;投資推廣署Family Office HK專責團隊;及新的家辦服務提供者網絡。
此外,第二年舉辦「裕澤香江」論壇等,都是香港政府為吸引更多家辦落戶香港,並有利建構香港家辦生態圈的舉措。
一站式定制服務
香港的單家辦較內地更為成熟,香港家辦在發展過程中的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對內地家族具有借鑒意義。
反之,內地龐大的人口及家族財富,對大中華區單家辦的發展格局,則起著舉足輕重作用。
王文暉說:「雖然內地家族首選在港開設家辦,但他們一般不太熟悉香港稅務,在稅制應用、簽證申請和銀行開戶上,需要更多的指引和支援。」
安永作為全球家族企業信賴的顧問,擁有豐富的經驗、專業洞見和安永新生代課程等項目,以支持家族企業代際傳承。
安永擁有具備豐富經驗和相關人才的專業團隊,可以為超高淨值人士(UHNWI)及其家族、家族企業提供多元化、一站式的定制服務。
「前期我們可以協助進行設立家辦的可行性分析、架構設計;實施階段,我們可從稅務和家辦運作方面審核相關問題並提出專業建議,也可協助為相關人士申請香港簽證;後續會協助確認稅務寬減的優惠資格、準備年度稅務申報文件、並處理稅務局發出的相關書面問詢。」
服務過程中,安永與Family Office HK團隊緊密聯繫,共同協助家族辦公室成功落戶香港。
關注社會影響力
近年流行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單家辦亦認識到有必要開展影響力投資,但整體仍處於起步階段。
60%單家辦的影響力投資不足其總投資規模的一成,只有約22%的單家辦的影響力投資,超過總投資規模的兩成。
儘管如此,他們對影響力投資的關注度和參與度與日俱增,家族以投資為工具解決社會和環境問題的意識和責任感日益增強。
大中華區84%單家辦都參與慈善事務,約一半單家辦通過私人基金會、慈善信託或捐助人建議基金參與慈善;另一部分單家辦採用策略性慈善和直接捐款的方式參與。
值得關注的是,約69%的單家辦家族成員都積極參與慈善事務,而不是創始人獨自參與,反映家族慈善對外是一種回饋社會的方式,同時亦是凝聚家族成員的黏合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