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

量寬時代終結 美股牛去熊來|陳錦興

基金觀點

廣告

本週,標準普爾500指數跌入「熊市區」,是重要的金融頭條新聞。美國5月通脹仍居高不下,創8.6%的40年新高,市場驚覺美國聯邦儲備局行動落後於形勢,未來必須大力收緊貨幣政策。更為重要者,是美國通脹看來不是過渡性、也不是短暫,反而會持續一段更長的時間。果如是,美國基本利率將由近零,回到中性水平的2%以上,資產估值、價值將有重設的壓力。量化寬鬆政策(QE)時代的一套投資邏輯,恐怕難再奏效。
 美元
(圖片來源:unsplash@Igal Ness)

美國的超低利率、量寬始於金融海嘯時間,歷時8年,至2016年才開始收水及加息,至2018年底聯邦基金利率加至2.25厘,及至2019年美國經濟有放緩風險;加上前任總統特朗普施壓,聯儲局停止加息,因此上次加息週期歷時2年有餘。

2020新冠疫情突襲,聯儲局即急減息至零,更推無限量寬,而這次加息週期在今年3月加息0.25厘,正式展開;5月再加0.5厘,聯邦基金利率升至0.75厘至1厘,聯儲局行長鮑威爾更預期6、7月各加息半厘,即到7月基本利起碼已達1.75至2厘,加息的速度及幅度,明顯較上次週期為快,也反映通脹形勢異常嚴峻。

聯儲局加息力壓通脹

量寬年代,美股成為資金的熱愛,因為超低息令公司估值不斷地被推高,投資的風險偏好亦不斷地加強,納斯達克指數、科網及創新企業的股份持續地新高又新高,各地資金也紛紛湧向美股尋持高回報。

然而,這個大好形勢在去年底開始動搖,因為強通脹已悄然而至。今年以來,納指已大跌三成,領袖股如FAANG及Tesla(美股代號:TSLA)都未能倖免。

過去,當金融市場受壓及恐慌,市場寄望聯儲局轉鴿打救。今天,在高通脹的環境下,聯儲局顧不了股市,只有加息力壓通脹,才是當前主要任務。

貨幣政策的加速收緊,必然衝擊資產的價值,這是投資定律。就算是新興非傳統資產如加密貨幣,比特幣被包裝為區塊鏈技術下的新型資產,具獨特性亦難逃大跌,就是明証。

當預期利率急升,且高利率或維持更久,持有欠現金流的資產,實屬不智。比特幣縱使短期反彈,但中期趨勢仍將向下,其他高估值、欠盈利及現金淨流出的股份,情況也一樣,除非美國再次出現超低利率及量寬,才有一線生機。相信這樣的情景,未來兩年重現機會微。

投資市場沒有必然,美股的大牛市有其獨特因素,當過度擁擠,自會形成泡沫;當其獨特的利好在消失,泡沫就會爆破,市場將汰弱留強。

美股很少政策風險,主要反映經濟、企業基本面,因此要走出熊市,需要經濟調整的過程,不是一時三刻的事。

美股的熊市,看來仍在發展,以往在牛市成功,趁低吸納的策略,放在今天就是風險極大的事。相反,內地是政策市,敗也政策、成也政策,在內地積極的財政政策、偏寬鬆的貨幣政策及監管退潮下,今年港股會展現強韌性。

加上有很多價值型高息股(如金融、資源及電訊)及增長型價值股(如龍頭平台、新能源電力及電動車)等,必將吸引更多海外資金重新關注,亦可持續跑贏美股。

延伸閱讀:比爾蓋茨諷刺加密貨幣:是「鬥傻理論」再批無聊猿NFT僅屬騙局

延伸閱讀:油價畸型不如轉揸電動車| ESG分析員Ryan Fung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陳錦興圖片來源:unsplash@Sharon McCutcheon,unsplash@Igal 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