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思

陳智思專訪|妥協是政治藝術 最重要還是包容

國際視野

廣告

陳智思談到香港從政者的政治藝術,曾經參加過多屆政府運作的他自言,自己比較幸運。普遍來說,「香港人最叻就是看時勢、走位,也容易適應新環境,政治藝術一定也可以慢慢培養到出來,我並不擔心」。
陳智思
(圖片來源:經一編輯部)

政治藝術的「藝術」從何而來?陳智思說:「藝術就是在某程度上的妥協,都需要平衡,相信在香港發展下去的時候,如何做到中西文化交流、如何做到包容。」

有「妥協」之餘,他認為,最重要是「包容」,「大家都要去欣賞去認識對方,不是說我這一套才是對,你的就不對,這樣不可行的」。

他以文化藝術為例,「M+展示當代藝術,不是每個人都欣賞、喜歡,但我們也要包容、接納」;反之,傳統藝術亦然。

他希望香港能夠成功做一個中西文化交流地方,「首先要做到的是包容、容納不同的看法和表演方式」。

香港復常慢的原因

陳智思
(圖片來源:中新社)

陳智思算是較早提倡香港與國際通關的人,但他也表明,理解香港防疫政策「的確是進退兩難」。

「雖然一國兩制正正給予我們很大的優勢,但也有包袱,防疫政策就突顯了這個包袱-我們站在(國際與中國)的中間」。

他解釋指,由於外國後期防疫的取態與中國的取態很不同,「而香港就是一個交匯點」。

「對過往與海外有業務來往的人而言,我們的政策過嚴,與外國的那一太背道而馳,因此不斷向特區政府反映,希望放寬政策。」

惟他提醒,在疫情爆發前,香港與內地每日往來的人數為30萬人,「我們也要照顧這批人的利益……渴望與全世界接軌的人數更多」。

「特區政府不能只滿足某一方,與內地通關的重要性遠遠大於國際,其實我都有微言,因為影響到我……不能只照顧一小撮人。」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經一編輯部資料或影片來源:經一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