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是甚麼 跨國企業都採用的管理策略 首份正職悟出職場生存大法 網民:同事關係要謹慎、講金唔講心?、選自己鐘意工作

OKR是甚麼 跨國企業都採用的管理策略︳樹洞香港企業顧問團隊

商業

廣告

OKR全寫為Objectives & Key Results,中文為目標與關鍵結果。故名思義,OKR就是一個運用目標和關鍵結果進行管理的策略。OKR由Intel創辦人Andy Grove提出,再因John Doerr將策略引入Google而聞名。

OKR由企業的目標出發,這個目標必須是有野心的。各個部門應針對企業的大目標而設定屬於自己部門或個人的目標,這些目標毋須可以量化,但須和大目標有所關係。
部門主管或者員工須為這些目標,再訂立可以被量度的關鍵結果(Key Results)。關鍵結果的存在意義,就是為了讓員工了解,自己是否已經達成了它們的目標。

與KPI分別由下而上

OKR雖然和KPI一樣,兩者均強調可以被量度的關鍵結果,但OKR並不是一個用作評價員工表現的指標。
KPI之所以在近年受到大量批評,原因是它有機會令員工過度重視達成指標,卻忽略了企業真正的目標,因而投機取巧,最後造成「眼鏡蛇效應」,本末倒置。

OKR並不要求員工100%完成他們的KR。 OKR策略會期望員工在每次週期檢討時,只能做到60%至70%。原因是若目標太容易被達成,這代表挑戰性不足,員工可在未來設立更高難度的目標。OKR本來就不是一個用來衡量員工貢獻的系統,本質上就和KPI不同。
在實行OKR策略時,OKR並非由部門主管直接定下,而是將決定權交下員工手上。
以Bottom-Up(從下而上)取代了傳統Top-Down(從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可以使員工對於完成自己的目標更加有動力,較少機會會出現KPI最為人詬病,員工工作單純滿足了指標,卻無法促進企業達成目標的問題。

OKR策略要求管理人員或人力資源部人員推行CFR機制。CFR指對話(Conversation)、回饋(Feedback)和讚揚(Recognition)。
CFR機制鼓勵員工之間的溝通,比起員工能否達成目標,管理人員應該關注可以如何為員工提供協助,或者應否因應情況以調節目標和關鍵結果,將員工的工作效益最大化。
以下是一個市場部門可以採用的OKR例子。目標:提高企業Instagram的成效。
關鍵結果(一)關注人數達到30,000人;(二)每個帖子的Like數達到總關注人數的50%;(三)平均每個帖子或限時動態,可吸引到十個私人訊息回覆;(四)保持每星期分享一張Infographic。

這些關鍵結果並不是KPI,而是用來量度目標是否達成的指標。由於關鍵結果並不要求員工強行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員工可以更有效地針對和企業有關的目標工作,而非單純地追逐KPI。
OKR在實行上會有其限制。首先,初期可能會出現一定阻力,員工甚至管理人員或難以在適應新的管理策略,企業上下必須要清楚釐訂自己的目標,並定期評估目標的成效和可行性。
另一方面,OKR講求Bottom-Up的企業文化,
其主張由員工自行設立自己的OKR,變相這要求員工的自發性,以及對企業、自己崗位的了解。

撰文:樹洞香港企業顧問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