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中風研究及預防組主任劉巨基教授 易地而處 患者及家屬都要照顧
中風研究傑青:「年輕患者數目直線上升!」
一年前,跟香港大學中風研究及預防組(HKU Stroke)主任劉巨基教授見過面,當時他在一個呼籲市民關顧健康的活動上,用心地向大眾講解預防中風的資訊,訊息重要但講解親切、溫暖。劉教授既要行醫又同時教學、研究,他是香港大學腦神經內科臨床副教授,以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教學創新)的助理院長,工作超級繁忙。
一年後相約他聚首、當面恭賀他成為了2024年的十大傑出青年,真的別具意思。
「讀醫、行醫、教醫係你自細嘅志願?」我問。
他回答說:「我14、15歲時開始周圍探索,發覺自己好鍾意同人互動、好投入去幫助別人,好想改善人哋嘅生活質素。我當時有幫小朋友補習、喺街上見到啲婆婆攞住嘢但攞唔到,我都會去幫幫手,一啲好簡單嘅舉動但個過程好有感受,因為我想代入佢哋嘅生活,了解佢哋經歷緊乜嘢,點樣可以幫到佢哋。我父母都係醫護人員,爸爸係醫生,媽媽係護士,佢哋話將來唔好做醫生呀,可能因為我係獨仔驚我辛苦,但當然最後我都係揀咗讀醫,過程中我試過想做兒童心理科,去到醫學院三年班嘅時候,就想做老人科,因為覺得老人家好被忽略,但後期就選擇咗腦神經內科。」
父母親都是醫護人員,立志成為醫生的劉教授從他們身上學到了甚麼?「由細到大媽媽都教我易地而處呢個概念,我覺得作為一個醫生,易地而處係去代入患者佢哋嘅睇法,或者佢哋嘅感受。醫護人員日常生活好忙,而睇症又會有時間限制,醫護未必有時間代入患者角色,去諗諗佢哋經歷緊啲乜嘢,尤其是我哋腦科,好多病譬如中風、認知障礙症、運動神經元症、柏金遜症等等,我哋醫學上暫時係冇藥物或治療係可以完全根治或逆轉患者嘅病情。但代入咗患者嘅角色,佢哋知道醫生明白自己嘅經歷同感受,雖然未必能夠完全逆轉病情,只係呢個感覺,其實已經改變好大。」
將心比己 感受病人之苦
易地而處人人受用,劉媽媽的教導,除了成為劉教授的人生宗旨,也值得大家去學習。我們處世做事,應該時刻換換角度、想想別人,感受別人的好與壞感受。
他續道:「我經常教學生step into others’ shoes,唔單止要代入病人,仲要代入病人嘅家屬,代入佢哋嘅經歷。其實我哋做每一件事,例如我哋教學生考試嘅技巧,都會叫學生代入去考官嘅角色,我覺得呢個概念做任何事都係通用嘅,『易地而處』好影響我嘅成長。」
劉教授自小亦深受關愛病人的醫生爸爸影響,他完全明白爸爸需要隨時候命…
「爸爸係兒科醫生,由細到大都見到佢會半夜被人call走,有時凌晨兩、三點都要出去應診,都明白佢辛苦,但當我見到我爸爸對症下藥,幫到病者改變生活質素,同時見到病人家長嘅喜悅同感激,我感受到行醫嘅滿足感係非常之大而辛苦啲都係值得嘅。」
劉教授除了堅守易地而處這信念,當日選擇讀醫之前,已清晰了解到自己的「目的」。現在,他不時勸勉年青學生們選讀醫科之前,先要找回自己的初衷。
「好多時我哋為中學生做career talk,又或者同佢哋傾談時,都會問佢哋點解將來想讀醫,我哋會同同學講唔好為咗錢,為錢你真係唔好揀做醫生。好多人覺得醫生算係一個唔錯嘅職業,但如果你係為咗呢啲物質嘅原因,其實仲有好多其他行業可以選擇,其他學科可能讀嘅過程唔需要咁長、唔需要當值,會冇咁辛苦,請大家先要搵番讀醫嘅真正目的。」
選擇了適合自己的專業之後,劉教授行醫、教學、研究,並且已發表了超過一百七十篇與中風相關的醫學研究文章,不斷向大眾宣揚預防及管理中風的知識,用盡方法為中風患者及其家屬提供支援,致力改善患者的康復路及生活質素。這個有血有肉有心有火的過程,到底是順其自然地推進,還是立下目標定了時序?
「我係基督徒,我嘅信仰對於我做嘅嘢,或者我嘅理念都有一定影響。雖然我覺得我所有嘢都唔係well planned,但睇番轉頭,又真係好似天父幫我計劃好一啲事情,引領我去行,成件事都幾神奇。」他說。
答案果然如此,並非一早計劃好的。沒錯,人生就是請你先前進,才有機會推開下一扇門!
「當年我大學四年班讀咗個心臟科碩士課程,一路都諗住畢業出嚟做心臟科醫生,點知諗都諗唔到出嚟做嘢時,第一個rotation係去東華醫院復康科,因此見到好多患有唔同種類殘疾嘅病人,絕大部分都係同腦神經病有關。喺東華醫院做咗3個月後令我愛上咗腦神經科。當時有幾個病人,佢哋最初轉去東華醫院嘅時候個個都行唔到,有啲因為中風、有啲因為脊髓損傷,有啲因為神經線嘅病,但最後經過復康療程之後,個個都可以行得番出院,所以呢個專科令我覺得好有滿足感。而另一方面好似認知障礙症、柏金遜症、運動神經元症咁,我哋醫學上暫時係冇藥物或治療係可以完全根治或逆轉患者嘅病情,我喺東華醫院見到唔少呢類病人,但原來透過深入了解佢哋、聆聽佢哋嘅需要,同佢哋傾傾偈,譬如中秋節買個月餅畀佢哋、關懷佢哋,你會覺得,咦,其實又可以幫到佢哋提升生活質素喎。腦神經科可以畀到呢一種滿足感我,一方面可以透過全面、holistic嘅治療方案去提升病人嘅生活質素。另一方面我會好想做多啲研究、醫療服務、創新去減低腦科病嘅發病率同埋研究出新嘅治療方案。」
集合眾科眾人之力
劉教授2008年醫學院畢業後,2011年成為大學助理教授,全因李心平教授開展了一些計劃,專門招聘畢業了四年之內的一些醫科生,銳意培育他們去擔當教學或研究方面。
「所以我好早期就去做研究,同埋做教學方面嘅工作。嗰時我揀咗腦神經內科,起初唔係做中風先嘅,係想睇下可唔可以透過幹細胞去醫各種各樣患有腦神經退化病嘅病人,既然有咁多病醫唔到,呢個係咪一個途徑呢?但係我最想加入香港大學嘅原因,係我對教學嘅熱誠。就算我嗰時剛剛畢業三、四年,已經見得到好明顯,就係個個讀醫嘅時候好有熱情,但出嚟工作之後…當然個工作環境好辛苦啦,我見到有部分畢業生嘅熱誠慢慢減退,我問自己有啲乜嘢可以做到呢?我覺得教學係一個最直接嘅途徑,教育能影響到一班人嘅理念及熱誠。仲有,如果你想喺個社會做到一啲改變,透過教育,可以話係比較直接嘅方法,因為就算你教十個人、一百個人,當中一、兩個人肯聽你講,或者同你嘅理念有相連嘅,已經可以將你嘅理念傳到下一代。呢個就係我主要選擇入香港大學做教學、做教授嘅初心。」
對工作熱誠減退的原因實在太多,劉教授深明醫院擠滿了病人,醫生工作實在忙爆,實在是體力的考驗,有些人的初心與熱誠或許被疲累推倒。除此之外,他對年輕人前路的部署也有一番勸勉,「好希望佢哋睇嘢可以長遠少少,我想inspire下年輕人,當我哋去睇眼前嘅成果,其實成果唔係話幾個月就會出現,往往係需要慢慢去build up,好似揼石仔一樣,逐步逐步去建立。」
劉教授信念堅定目標清晰,他在「抉擇之齡」二十多歲時,有沒有迷失過、沮喪過呢?失意時又如何撐起來?有否經歷過執業的掙扎?
「沮喪嘅經歷一定有!」他坦誠地跟我們分享:「我最辛苦嘅時候一定係啱啱畢業做嘢頭嗰幾年,嗰時我係前線嘅醫生,多嘢做之餘仲要考專科試,同步亦要做好多教學、研究、科研等等嘅工作,當時遇到唔少困難,都有諗過放棄嘅,亦諗過不如揀條舒服啲嘅路,唔好孭咁多嘢呢?亦有一段時間…係真嘅,我因為各種因素加加埋埋,喺病房裡面喊咗出嚟。但最後諗起一句說話『If you are on fire for God,never mind the winds of adversity』呢句說話,加埋隨住時間慢慢見到自己努力嘅成果,就令我覺得辛苦少少都係非常之值得嘅。」說到這裡,他雙耳通紅、眼裡閃出淚光,「我其實都係一個好感性嘅人,你見到我一邊同你傾偈,都開始有啲眼濕濕,有時講到一啲稍為touching少少, 或者sensitive少少嘅,你會見到我好容易喊。」
我問:「有冇為病人喊過?」
「呢個經常,有時同病人家屬傾患者病情,傾佢哋對未來嘅展望,又或者傾傾佢哋嘅困難同需要,甚至病人過世,我都會身同感受。」他答道,「當然我都明白作為醫護人員,係需要抽離,如果唔係會好辛苦。」
做實事 付諸行動
劉教授的爸爸是一位兒科醫生,兒科是一個生命的開始,當中雖有特殊病況,但普遍病童都是小病小痛,醫治好了甚麼事都沒有。他沒有追隨爸爸的步伐,堅決去幫助腦科病人。我們總是認為中了風的人,健康情況只會一直走下坡,醫生不能令到病者100% 變回原來的狀況,最多就是維持其生命。他努力改善中風患者和家人的生活,先後參與研發了兩個流動應用程式,包括了「風起航App」,以及帶領HKU Stroke一起研發的「SmartRehab」平台。
兩個工具的真正用家是誰?是病人,很大機會亦是照顧者。他們善用應用程式來計劃如何去照顧家中病患。
「2011年入港大工作嘅時候,我想做一啲同腦退化,或者同幹細胞有關嘅研究,剛剛入腦科受培訓時,都未知腦科係乜東東,到後期發覺我哋腦神經科嘅病房,有六、七成病人都係因為中風而入院。嗰時香港未有好多數據,去到兩年前,我哋團隊發現喺香港過去20年55歲以下中風人士多咗30%左右,而大部分個案嘅成因都係因為『三高』而引起。所以中風年輕化係一個好值得去探討、同埋要去處理嘅問題。但慢慢,我發現中風唔單止係一個醫生去處理嘅病,若然中咗風,受影響嘅範疇太大啦,譬如部分患者可能有言語問題、吞嚥問題,需要言語治療師,當然仲要有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營養師、臨床心理學家、醫務社工等等嘅配合。有啲研究指出空氣污染、住屋嘅環境都同中風有關,其實係可以牽涉好多好多科嘅。」
一人中風一家瘋
2013年,劉教授走訪香港大學每一個學院,四處敲門,看看有誰對中風這一科感興趣,然後邀請合作。健康與社會工作領域的世界領導者陳麗雲教授,那時候是港大社會科學學院的主管,她介紹了樓瑋群教授和林一星教授給劉教授認識,兩位就是應用程式「風起航」的首席和聯合首席研究員。
「嗰時認識到照顧者係被忽略嘅一個群組,我哋11年前已經覺得需要關注。中風唔止係身體嘅事,佢引起嘅其他問題,譬如抑鬱症、認知障礙症等等,其實都要去處理,都要多啲資源。呢個就係『風起航』嘅誕生。你可能都會聽過『一人中風一家瘋』,其實係一個家庭嘅問題,『風起航』嘅理念就係咁,後來我哋亦開發咗一個智能復康嘅平台『SmartRehab』。」
「風起航」App專為中風康復者及其照顧者設計,現時於多間醫院及社福機構廣泛被使用中。應用程式涵蓋記錄和控制血壓等健康指數、學習平台、飲食營養、照顧者錦囊、減壓方法等實用資訊。
另一項目「SmartRehab」平台,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協助治療師為中風患者設計個人化的復康練習,遠程監察患者的進度,評估患者復康進度。「SmartRehab」近日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創科展覽評委會特別嘉許金獎,以及獲得世界中風組織支持,正在全球七個國家進行測試。
劉教授面對不同挑戰,都抱著感恩的心去體驗和學習,「如是者隨住時間過去,嗰個體驗同學習係好好嘅。我好感恩30歲左右嘅時候,可以同好多不同嘅社區界別開會,有好多學習機會。我好早期就明白到,其實我哋醫病唔係淨係得醫院、醫生,原來我哋有好多社區服務、非政府組織,我們點樣可以醫社合作,做得好啲呢?呢幾年多咗呢一方面嘅討論及資源,但仍然有進步空間。」
有兩成中風病人患有認知障礙症,約1/3有中度至嚴重殘疾,也有三成病人中風後出現中度至嚴重的抑鬱。作為他們的照顧者,擔子和壓力如此沉重,都會影響到自身健康。壓力越大,抑鬱情況越差,對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越來越高。
「好多時照顧者都係沉默嘅一群,佢哋嘅負擔、困難,同埋抑鬱症都冇被揭出嚟。因為陪伴中風家人去覆診時,主要係針對個患者,照顧者好少會講自己嘅困難,加上你可能只得5分鐘、10分鐘時間,醫生未必有時間問:『照顧者,你有冇困難呀?』焦點多數放喺患者度。我哋見到有啲悲劇同照顧者有關,有啲輕生嘅情況咁,好多呢啲悲劇浮現咗出嚟,所以背後照顧者嘅負擔,可能更需要關注。」他說。
劉教授獲選「2024年十大傑出青年」,他用心關懷患者及家屬,凡事將心比己易地以處,除了是以生命影響生命的一份榮耀,還是一個讓更多人認識及關注中風問題的大好機會。
「青年期間工作獲得肯定同表揚,咁中年後有冇理想要達到?」我問。
「傑青係指40歲前,咁我下年都唔夠資格喇!」他說。
「而家中年由50歲開始」我說。
「咁都好啲!」他大笑。
誠懇溫暖、哭笑隨心,接觸過劉教授的人,都被他的真性情打動。他是如何保持一夥正向的心?
「有時你越知得多,你會發現要處理嘅問題越多。呢個世界總有啲嘢係需要改善,冇嘢會好順利、好完美,永遠唔會有咁嘅情況,知道有不完美都係一個祝福,因為會令我明白下一步需要做啲乜,或者令我清楚自己嘅目的,知道有啲嘢仲未做到,就可以逐步逐步,baby steps at a time,慢慢向住目標去做。你見到我成日都講『be the change you wish to see in the world』,我明白冇可能一步登天,但都希望下一代勇於踏出一步,每人踏出一步,世界會變得更美好。」
其實香港人對中風的認知有多少?關注度距離理想還有多遠呢?
「從數字見到,香港過去20年,因為中風而求診嘅醫管局病案,新嘅中風個案都係徘徊喺萬五宗上下,以人口比例計,年紀大、55歲以上嘅中風者數字慢慢下降,可能因為佢哋對中風嘅了解多咗,三高嘅控制亦好咗,但年輕化嘅問題,55歲以下患者又真係見到一條線上升,真係需要關注㗎!呢個年齡層嘅人有啲入到嚟,真係唔知自己有三高,可能佢哋從來冇做過身體檢查,又或者做咗但冇認真去理會,可能覺得年輕中風唔關佢事,心臟病唔關佢事,但其實個問題都唔細㗎,有六、七成中風人士有三高,膽固醇高又好、血壓高又好,教育大家同點樣去處理係好重要。始終預防勝於治療。」
劉教授提醒大家,中風患者未必是肥胖人士,他的確有不少標準體型的病人,而他最年輕的病人只有二、三十歲。
「我獲得『傑青』嗰日上台分享過一件難忘事,一個三十幾歲入院嘅中風病人,佢三高齊晒,幾條血管都有阻塞情況。最深刻係見到病人爸爸攞住支柺杖入嚟探佢,幫佢抹身,嗰個場景個仔瞓咗喺度,又鼻喉、又尿喉,但爸爸就七十幾歲!病人三十幾歲,應該係事業踏入高峰嘅時候,對個家庭有好大影響。所以無論係教育、預防、提升唔同嘅配套、家庭嘅支援,真係有好多好多嘢要做。『年輕中風』四個字背後,其實有一連串問題,包括我哋嘅飲食文化,亞洲人傳統都食得比較濃味,用鹽嘅份量都比較多。病從口入,我哋見到好多三高嘅情況都係因為一啲唔良好嘅生活習慣而形成。所以我哋都經常提倡健康飲食嘅重要性。」
劉教授的個人健康密碼,是每個星期游泳兩、三次,藉此放下雜念。除控制飲食和多做運動,心靈健康也是他十分關注的項目,「我自細都鍾意彈琴,我從五歲開始,鋼琴陪住我成長,音樂對我好重要,可以舒緩壓力,可以代表到我自己,我覺得音樂可以提升到一個人嘅生活質素,改善到身心、生命嘅健康,甚至影響到一個人嘅心境、處境。」
未來還有不少工作在迎接劉教授和他的團隊,傑青之後,他就是為我們香港人健康而不斷努力的「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