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

關稅戰首涵蓋香港 企業如何求生?有物流公司撐商家退回額外關稅 專家:對中小企影響較大

商業
美國政府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加徵10%關稅的措施,同樣適用於來自香港的商品。同時取消800美元以下小包裹的免稅政策,導致跨境電商的運營成本和稅務負擔大幅增加。不過,雲途物流亞太區董事總經理陳志遠以及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在接受訪問時,不約而同的表示,長遠來說對企業的影響不大。

過去,許多跨境電商通過T86模式(即800美元以下的小包裹免稅清關)將商品運送到美國市場。

然而,美國政府突然宣布取消這一免稅政策,並要求所有包裹在兩天內進行申報,對跨境電商的運營模式造成了巨大衝擊。

陳志遠稱,關稅的增加並單不是10%,而是基於基本稅率再加10%,導致某些商品的綜合稅率高達46%。這意味著,消費者購買一條50美元的裙子,可能需要額外支付23美元的關稅,成本大幅上升。

關口堆滿數百萬包裹

美國郵政服務局(USPS)於2月5日宣布恢復接收來自中國及香港的包裹,推翻了同日稍早宣布的暫停決定。當局「彈出彈入」,令不少商家都無從適應。

陳志遠解釋,美國政府政策的突然變動,導致物流清關出現了嚴重的混亂。美國主要進口機場如紐約、洛杉磯和芝加哥,積壓了數百萬個包裹,貨站全部堆滿,清關速度大幅下降。

故此,這種情況下,美國政府不得不暫時開放T86清關模式,以緩解物流壓力。

「當時的情況非常混亂,很多包裹卡在當地無法清關,導致貨物積壓。我們預見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直到積壓的貨物被清理完畢。」陳志遠表示。

由於事出突然,故在政策突變的頭兩天,雲途物流自費承擔了一筆不少的額外關稅,並未向商家收取,確保包裹能夠順利運往美國,減少訂單取消與退貨風險。

為了應對關稅戰,企業都想盡辦法應該。陳志遠提到,該公司在日本、韓國、台灣和東南亞等地都有出口線路,使客戶可以選擇從這些地區發貨,避免高額關稅。

關稅 陳志遠提到,在政策突變的頭兩天,雲途物流自費承擔了一筆不少的額外關稅。
陳志遠提到,在政策突變的頭兩天,雲途物流自費承擔了一筆不少的額外關稅。

對中小企業影響較大

雖然這次關稅政策影響不少企業,但莊太量認為,從整體數據來看,香港出口至美國的比例相對較低,因此即使美國提高關稅,對香港的直接影響有限。料美國加徵關稅對中小企業影響較大。

此外,香港特區政府已就美國加徵關稅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訴,莊太量指出理論上香港「一定贏」。莊太量強調,即使WTO裁定香港勝訴,美國仍可選擇不予理會,使訴訟的實際影響力受限。

莊太量續指,美國無權決定香港是否屬於獨立關稅區,,美國的單方面決定不會改變香港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合法地位。

長遠影響有限

從更廣闊的視角來看,莊太量認為,短期內關稅戰或許對香港帶來一定影響,但中國的出口總量仍持續增長,甚至已超越2018年貿易戰初期的水平。故長期而言影響未必有這麼大。

根據最新資料,中國的出口額在2024年達到25.45萬億元人民幣,首次突破25萬億元,較2018年的16.42萬億元增長了約55%。

陳志遠亦以歐盟市場為例,指出雖然歐盟在2021年開始對跨境電商徵收增值稅(VAT),但包裹量卻不減反增。「消費者逐漸吸收了額外的成本,電商也提供了更好的售後服務,這反而刺激了消費者的信心。」

關稅 莊太量認為,長期而言關稅戰對香港影響未必有這麼大。
莊太量認為,長期而言關稅戰對香港影響未必有這麼大。

美國自身受損更大

特朗普以更加強硬的態度開展其第二任期,莊太量認為,最終,貿易戰的最大受害者或許是美國自身。

他提到,「大部分關稅都由美國人承擔」,關稅增加推高美國的進口成本,導致通脹上升、消費支出下降,而美國經濟本質上是消費主導型經濟,個人消費約佔GDP七成。當消費減少,經濟增長必然受到拖累。

至於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莊太量認為不會受到這波關稅戰的影響。香港的金融市場以國際資本流動、金融服務和投資環境為基礎,而非單純依賴出口貿易。因此,即使貿易戰對部分行業造成衝擊,香港的金融優勢依然穩固。

而對於電商未來,陳志遠認為,未來電商的發展方向將是品牌化和服務升級,而不是單純依靠低價競爭。他指出,加關稅雖然帶來了短期的困難,但從長遠來看,這將推動行業向更高質量的方向發展。他相信,只要堅持合規經營和服務升級,跨境電商的未來依然充滿機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