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神藥」再無人問津?連花清瘟膠囊劈價促銷 低至2.9人仔一盒
廣告
新冠疫情肆虐期間,連花清瘟膠囊成為香港市民防疫的熱門選擇,不少人瘋狂搶購囤積,市面甚至出現炒價高峰,連港府派發的防疫物資包中也少不了它的身影。然而,隨著疫情退潮,這款曾經炙手可熱的藥品如今境況大變。在京東平台上,多家藥店旗艦店正以低至每盒2.9元(人民幣,下同)的價格促銷臨期連花清瘟膠囊,昔日「抗疫神藥」的光環已不復存在。
臨期促銷價低至每粒0.12元
據內媒報道,以藥濟德大藥房旗艦店為例,其銷售的24粒裝連花清瘟膠囊每盒僅售3.49元,若一次購買十盒,價格更降至29元,平均每盒2.9元,相當於每粒藥僅需0.12元。然而,這些超低價產品均為臨期藥品,客服人員透露,有效期僅至2025年5月31日。其他多家藥店同樣標示,其連花清瘟膠囊的有效期多在2025年5月或6月,顯示庫存壓力促使藥店加速清貨。
以嶺藥業業績急轉直下
連花清瘟膠囊的生產商以嶺藥業也難逃市場變化的衝擊。疫情期間,該公司憑藉這款產品風光無限,2022年財報顯示,連花清瘟膠囊在感冒用藥市場銷售額居首,市場份額達10.20%,當年生產量達192.47億粒,銷售量為197.16億粒。然而,2023年生產量跌至143.12億粒,銷售量降至125.80億粒,庫存卻激增至59.92億粒。今年1月下旬,以嶺藥業發布2024年度業績預告,預計淨虧損6億至8億元,同比下降144.37%至159.16%,與疫情時的繁榮形成強烈對比。
庫存與成本壓力拖累利潤
以嶺藥業解釋,業績下滑主要源於多重因素:部分呼吸系統產品臨近有效期,需衝減銷售收入並計提存貨減值損失;同時,公司收入減少,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毛利率縮水,而研發投入仍維持高位,這些都令營業利潤大幅縮減,甚至轉盈為虧。從疫情期間的搶手貨到如今的清庫存困境,連花清瘟膠囊的命運折射出市場需求的急劇變化,也讓以嶺藥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